红梅文学
一个精彩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新居落成,窗明几净,火炕烧得滚热,佟家彻底告别了以往那破败阴冷的土坯房,日子仿佛一下子踏上了康庄大道,连呼吸的空气都带着一股崭新的、充满希望的甜味。

朴玉慧的脸上多了真心的笑容,手脚麻利地收拾着新房子的每一个角落,连窗台都擦得能照出人影。几个女儿在新房子里跑进跑出,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宽敞的堂屋里,尤其是四妮佟诗涵和五妮佟知瑾,几乎把光滑的炕面当成了游乐场。大妮佟雪筠和二妮佟雨棠则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宁,学习越发刻苦,带回来的作业本上,工整的字迹越来越多。

佟山海看着这一切,心中慰藉,但他并没有沉溺于眼前的安逸。猎熊的巨额收益和乔迁新居,只是他重生赎罪、逆袭人生的第一步。他深知,坐吃山空终非长久之计,必须开辟更稳定、更长久的财路,才能真正让这个家立于不败之地,为女儿们铺就一条通往“辉煌前程”的坦途。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片莽莽苍苍的兴安岭,但这一次,不再是单纯的冒险狩猎,而是带着更长远的规划。

这天晚上,吃过了晚饭,孩子们在西屋炕上嬉闹,佟山海和朴玉慧坐在东屋暖烘烘的炕沿上,就着明亮的玻璃罩煤油灯,说着体己话。

“房子是盖起来了,家底也还有些,但往后用钱的地方还多。”佟山海手里搓着一根艾蒿绳(用来驱蚊,夏天剩的),语气平缓却带着深思,“光靠我一人钻山打猎,风险大,也不是个常法。我想着,得琢磨点别的营生。”

朴玉慧抬起头,有些疑惑地看着他。在她看来,现在的生活已经像做梦一样好了,有吃有穿有新房,男人还能打猎挣钱,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佟山海知道她的想法,笑了笑,继续说:“我想拉福顺哥一把,带着他一起干。”

“福顺哥?”朴玉慧有些意外。赵福顺人是老实勤快,可家里比他们家以前还穷,能干啥?

“嗯。”佟山海点点头,“福顺哥人实在,肯下力气,对咱家也有恩。以前咱困难的时候,他没少偷偷接济。现在咱日子好过了,不能忘了本。我寻思着,这山里不光有值钱的皮子和大牲口,那些山货——榛子、松子、猴头菇、蕨菜……晒干了运到山外,也能换钱。只是零散着弄,不值当。要是能规模大点,也是个正经来钱的路子。”

他顿了顿,看着朴玉慧:“我出本钱,收购屯里人上山采的山货,统一晾晒、挑选,然后找路子卖到公社甚至县里的供销社、土产公司去。让福顺哥负责张罗收购、看管、晾晒这些杂事,我负责联系销路和押运。挣了钱,和他分成。”

朴玉慧听着丈夫条理清晰的话,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她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持家多年,心里有本账。这确实是个稳妥又长久的法子,不用男人天天冒着生命危险钻老林子,还能帮衬对自己家有恩的发小。

“这……这能行吗?本钱可得不少……”她还是有些担心。

“本钱咱现在有。”佟山海语气肯定,“先试着收一季秋天的山货,看看行情。就算赔,也赔不了多少,就当积攒经验了。”

见丈夫考虑得如此周全,朴玉慧心里最后一点疑虑也打消了,她点了点头:“你觉着行,那就干。福顺哥是好人,该帮。”

得到了妻子的支持,佟山海第二天就找到了赵福顺。

赵福顺正在自家破旧的院子里劈柴,听到佟山海的来意,惊得手里的斧子差点掉下来砸到脚。

“啥?收……收山货?山海,你……你没开玩笑吧?”赵福顺结结巴巴,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这年头,家家户户谁不弄点山货贴补家用?可都是小打小闹,自己吃或者换点零碎,从来没听说谁专门做这个生意的。

“福顺哥,我没开玩笑。”佟山海神色认真,“我出本钱,在屯里设个点,收购榛子、松子、木耳、蘑菇这些。你帮我张罗,负责过秤、记账、看管、晾晒。到时候卖了钱,刨去本钱,利润咱哥俩三七分,你三我七。”

“三……三七分?”赵福顺呼吸都急促起来,脸涨得通红,“这……这哪行!我就是出把子力气,哪能要那么多!不行不行!”

“福顺哥,”佟山海按住他的肩膀,语气诚恳,“这不是出力气的事,是担责任。收货的眼光、晾晒的火候、防潮防鼠,哪一样不要心细?交给你,我放心。你就说,干不干?”

赵福顺看着佟山海真诚而坚定的眼神,鼻子一酸,眼圈就红了。他知道,这是山海兄弟变着法儿地拉拔他,带他致富啊!这份情谊,比山还重!

“干!山海,哥跟你干!”赵福顺用力一抹眼睛,声音哽咽却斩钉截铁,“你放心,哥一定给你把这事办得妥妥帖帖的!绝不出岔子!”

“好!”佟山海也笑了,“那咱就说定了!你先帮我留意着,看看谁家山货品相好,心里有个数。等过些天,秋货下来了,咱就正式开始!”

消息很快就在靠山屯传开了。

佟山海要大量收购山货!价格公道,现钱结算!还让赵福顺负责!

屯里再次议论开了。

“佟山海这是又要搞啥名堂?收山货?那玩意儿能挣几个钱?”

“人家有钱了呗,想拉拔赵福顺那个老实疙瘩。”

“我看悬,山货家家都有,不值钱,折腾那干啥?”

大多数人持观望和怀疑态度。但也有心思活络的,开始盘算着自家能拿出多少山货来卖,毕竟,现钱谁都喜欢。

最高兴的莫过于赵福顺一家了。赵福顺走路都带风,干活更有劲了,仿佛年轻了十岁。他媳妇更是激动得偷偷抹了好几回眼泪,知道自家的苦日子,终于看到头了。

当然,也有人气得牙痒痒。

王桂花在自家院里,听着隔壁赵福顺家传来的欢声笑语,再想想自家依旧窘迫的光景,心里像有团火在烧。

“呸!有钱烧的!显摆啥?收那破山货,赔死你!”她恶毒地咒骂着,却无法阻止屯里人渐渐对佟山海和赵福顺投去的、带着期盼和善意的目光。

佟大江更是闷着头,一连几天没怎么出门。他感觉佟山海就像一座不断长高的大山,彻底把他压在了阴影底下,连喘气都困难。那种无力感和嫉妒,啃噬着他的心。

佟山海不在乎这些。他利用这段时间,又跑了几趟公社和附近的林场,凭借着猎熊带来的名声和手里充足的资金,顺利地和公社供销社以及林场商店的负责人搭上了线,初步谈妥了山货的收购意向和价格范围。他心里有底了。

秋意渐浓,山里的榛子、松子渐渐饱满,一场霜冻过后,正是采摘的好时节。

佟山海和赵福顺的“山货收购点”,就在佟山海新家宽敞的仓房里正式挂牌开张了!

开张第一天,仓房门口就排起了长队。屯里人挎着篮子,背着麻袋,将自家精心挑选、晾晒好的山货拿来售卖。榛子要颗粒饱满的,松子要开口率高的,蘑菇要品相完整的……

赵福顺拿着新买的杆秤,一丝不苟地过秤,他媳妇帮着记账,佟山海则负责最后的质检和付款。整个过程公开、公平,童叟无欺。

看着一张张毛票、分票换到了自己急需的油盐酱醋钱,屯里人脸上的笑容真切了许多,对佟山海和赵福顺的称呼也越发客气。

“山海兄弟,你看我这松子咋样?”

“福顺哥,给称准点啊!”

仓房里,收购来的山货堆积如山,散发着干果和菌类特有的浓郁香气。赵福顺每天都要仔细地翻晒、通风,防止受潮发霉,干得比自家活还上心。

佟山海看着这红火的场面,看着赵福顺那充满干劲儿的身影,知道这条路,走对了。

这不仅是一条新的财路,更是在屯里积攒人望、建立根基的开始。

他帮助了发小,也为自家找到了一条相对稳定安全的增收途径。

福气,似乎真的开始顺着这条新开辟的路,源源不断地流向那些勤劳、善良的人们。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