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文学
一个精彩的小说推荐网站

第2章

2

我切断了所有与“荒原矿业”相关的联系。方浩的电话、短信,如同石沉大海。我拉黑了他,以及公司里所有站在他那边的高管。

我的世界,前所未有的安静。

方浩似乎很享受这种安静,他以为这是我的退缩和认输。

他开始了一场疯狂的“去楚然化”运动。

公司官网的发展史被连夜重写,我的名字被彻底抹去。所有关于K-9系统研发的描述,都变成了“在方浩总裁高瞻远瞩的平台战略指导下,由公司团队集体攻关完成”。

我留在公司的照片、获得的奖杯、甚至是我用过的一盆绿植,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仿佛我从未存在过。

他高调接受各大财经媒体的专访,大谈特谈他的“平台赋能论”。

“所谓的工匠思维,是企业发展最大的敌人。”他在镜头前侃侃而谈,意有所指,“我们不能被某一个‘工匠’绑架。没有了楚然,‘荒原矿业’只会更伟大,因为平台的力量是无穷的!”

我窝在公寓的沙发里,用平板看着他的表演,嘴角勾起一抹冷漠的弧度。

他不懂,K-9系统从来不是一个冰冷的平台,或者一堆僵硬的代码。

我独创的理论,是“有机生命体式系统架构”。

我将整个采矿流程——从地质勘探、智能钻探、矿石运输、自动提纯到最后的故障自检,全部视为一个相互依存、能够自我调节的“生命体”。

它的核心算法,模拟的是生物的神经网络,拥有学习和进化的能力。

这套系统,没有详细到傻瓜式的操作手册。它的操作界面简洁到极致,但每一个参数的微调,都可能引发整个“生命体”的连锁反应。

十年间,所有细微的调整和维护,都是我带着我的核心团队,像老中医一样“望闻问切”,凭着经验和直觉完成的。

我留下的那些所谓“操作手册”,在他们看来,就是天书。

方浩以为他掌控了平台,实际上,他只得到了一个华丽但没有灵魂的躯壳。

我没有时间去悲伤或愤怒。我把这十年积攒下来的所有技术笔记、心得、草稿、数据模型,全部摊开在客厅的地板上。

这些才是真正的宝藏,是K-in-my-head(在我脑子里的东西)。

我开始构建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将“有机生命体式系统架构”从一个具体的应用,升华为一套普适性的方法论。

窗外,方浩和他的“荒原矿业”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窗内,我像一个闭关的僧侣,在知识的海洋里,为自己铸造一把更锋利的剑。

一个星期后,我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

是王工,我以前带的徒弟,一个技术扎实但性格木讷的年轻人。

庆功宴后,他是少数几个私下发信息安慰我的人之一。

“楚工……对不起,打扰您了。”他的声音有些慌张,“公司……公司要对K-9动大手术了。”

“说。”我的声音很平静。

“方总……不,是那个林副总裁,她说K-9缺少‘互联网基因’,要给系统加入一个‘区块链溯源’功能,说是能让每一块锂矿石的来源都公开透明,讲一个资本喜欢听的新故事。”

我差点笑出声。

区块链?在一个已经高度耦合、精密如神经系统的“生命体”里,强行嫁接一个异物?这无异于给一个健康的人,胡乱安装一个机械心脏。

“他们找了谁来做?”我问。

“一个从互联网大厂挖来的团队,号称是‘区块链大神’。他们说您的架构太封闭,是‘上个时代的产物’,要进行‘颠覆式创新’。”

我闭上眼睛,已经能想象到那场灾难了。

“楚工,我……我感觉不对劲,他们根本不理解K-g的核心逻辑,就在底层代码上乱改。我提了意见,被林副总裁当众骂了一顿,说我思想僵化,还是您那一套老古董。”王工的声音带着哭腔,“我……我今天提离职了。我觉得那个地方,快要塌了。”

“做得对。”我淡淡地说,“你先休息一段时间,把简历发给我。”

挂了电话,我看着窗外。天色阴沉,一场风暴,正在酝酿。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