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我只想安静地退个婚》的主角是苏文秦如虎,一个充满魅力的角色。作者“妳唱罢我登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个引人入胜的世界。如果你喜欢宫斗宅斗小说,那么这本书将是你的不二之选。目前本书已经连载,最新章节第15章等你来读!主要讲述了:“全国推广”这四个字,像四座大山,压得苏文整整三天没睡好觉。他原本只想在翰林院这个小池塘里把自己淹死,结果皇帝直接把他扔进了大海,还给了他一个“填海”的任务。这已经不是“作死”,这是“被逼着去送死”。…
《我只想安静地退个婚》精彩章节试读
“全国推广”这四个字,像四座大山,压得苏文整整三天没睡好觉。
他原本只想在翰林院这个小池塘里把自己淹死,结果皇帝直接把他扔进了大海,还给了他一个“填海”的任务。这已经不是“作死”,这是“被逼着去送死”。
但圣命难违,他只能硬着头皮,成立了一个名为“大徽王朝图书标准化推广办公室”的临时机构,简称“图书办”。办公室的成员,除了他这个光杆司令“总办”之外,就只有那个对他崇拜得五体投地的“强迫症”老主簿——吴道成。
苏文看着吴主簿那张写满了“愿为大人效死”的激动脸庞,心中只有一个念头:C计划第二阶段失败,必须立刻启动第三阶段——官僚主义化。
既然不能从技术上把事情搞砸,那就从管理上入手。他要用前世最深恶痛绝、也最擅长应对的“大公司病”,来拖垮这个项目。他要让“图书办”成为全京城效率最低、流程最繁琐、最能扯皮的衙门。
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务虚”运动,在小小的图书办里展开了。
上任第一天,苏文没有谈任何关于如何推广、如何培训的具体事宜。他召集了工部(负责印制统一的书架和标签)、礼部(负责下发公文)、内务府(负责提供笔墨纸砚)等相关部门的十几位中层官员,开了整整一天的“项目启动暨愿景共识大会”。
会议室里,苏文背着手,踱着步,嘴里不断地蹦出一些让在场所有人不明觉厉的新词。
“诸位同僚,”苏文清了清嗓子,神情肃穆,“我们今天齐聚一堂,首先要明确的,不是‘怎么做’,而是‘为什么做’。我们要统一思想,拉齐认知,明确我们这个项目的顶层设计和核心价值。”
工部的一个李司务是个急性子,忍不住问道:“苏总办,下官愚钝。这不就是个整理书的事吗?您直接说要我们造多少书架,什么尺寸,下官回去就安排人干活。”
苏文赞许地点了点头,然后又摇了摇头:“李司务,你这个想法,很危险。你只看到了‘事’,没有看到‘道’。我们做的不是简单的整理,我们是在为整个大徽王朝的知识体系进行一次‘底层架构的重塑’!这是一次伟大的‘文化赋能’!”
“赋……赋能?”李司务听得一愣一愣的。
“没错,赋能!”苏文加重了语气,“我们要思考,我们的核心抓手是什么?我们的赋能路径在哪里?如何形成一个从上到下、可复制、可量化的执行闭环?这些,才是问题的关键!”
接下来的三天,苏文就拉着这帮可怜的官员,天天开会。会议的主题,从“如何定义‘书’的本质”,到“探讨‘风雨雷电’作为分类标签的哲学思辨”,再到“构建一套具备大徽特色的项目评估指标体系”。
他甚至还引入了前世让他深恶痛绝的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但他设定的KPI,却充满了艺术性和不可操作性。
比如,他给工部设定的KPI是:“所造书架,不仅要坚固耐用,其木纹需具备一种‘道法自然’的美感,能让观者心生宁静。”
工部的李司务当场就懵了,他哭丧着脸问:“苏总办,这……这‘道法自然’的美感,该如何量化?下官没修过仙啊!”
苏文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这,就需要你们去‘悟’了。用心去做,才能创造奇迹。”
他给礼部设定的KPI是:“下发的公文,文笔要优美,辞藻要华丽,需达到‘一字千金’的文学高度,能让接旨的地方官沐浴在天恩浩荡的文化春风里。”
礼部的官员还好点,毕竟是玩笔杆子的,但也被这要求搞得叫苦不迭。
苏文的目的很简单,就是通过设定这些无法完成的目标,和进行这些毫无意义的讨论,让各个部门之间互相扯皮、推诿,最终让整个项目因为“内耗”而无限期拖延下去。
然而,他又一次失算了。
他低估了这个时代官员的“执行力”和“想象力”。
工部的李司务被逼得没办法,回去之后,真的把自己关在木工房里“悟”了三天。最后,他找到京城最有名的木匠和画师,设计出了一款雕刻着祥云流水的“禅意书架”,样品送到宫里,皇帝一看,大加赞赏,认为其“古朴典雅,颇具匠心”。
礼部的官员们为了那份“一字千金”的公文,联合了翰林院的几位文学大家,引经据典,反复推敲,最终搞出了一篇文采飞扬、气势磅礴的骈文,堪称千古奇文,直接被张庭玉学士收录进了《大徽文选》。
各个部门非但没有互相扯皮,反而因为苏文提出的这些“高标准、严要求”,激发出了一种空前的“创先争优”精神。他们都觉得,这位苏总办虽然要求古怪,但格局宏大,跟着他干,准能干出名垂青史的大事业。
半个月后,当苏文看着第一批精美绝伦的“禅意书架”和那篇足以流传后世的“最美公文”时,他整个人都麻了。
这帮人,怎么就不按套路出牌呢?
他不知道的是,他这种“只提要求,不问过程,出了成绩全是领导的,出了问题自己想办法”的管理风格,在皇帝赵渊和一众大臣眼中,简直就是“高层管理”的典范。
“看看!看看人家苏文!”赵渊在一次小朝会上,拿着那份公文的抄本,对几位重臣说道,“这才是真正的大才!他只负责把握方向,制定标准,将任务分解下去,充分信任下属,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事成之后,功劳归于集体。此等胸襟,此等手腕,朕看,比某些事必躬亲、却总也做不好事的尚书侍郎们,要强上百倍!”
被点名的几位尚书侍郎,羞愧地低下了头。
苏文“统筹全局的管理大师”的名号,在京城官场,越传越响。
就在他生无可恋,觉得C计划第三阶段也即将宣告破产时,秦如虎找上了门。
她依旧是一身劲装,英姿飒爽。一进门,就将一沓厚厚的卷宗扔在了苏文面前的桌子上。
“苏管事,听说你最近很闲,天天开会喝茶?”秦如虎挑了挑眉,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
“别提了,”苏文有气无力地瘫在椅子上,“我快被这帮‘卷王’逼疯了。说吧,又有什么事?”
秦如虎的表情严肃了起来:“你看看这个。是我爹从北境军中送回来的军需账目,一塌糊涂。他说,既然你有‘管理奇才’,不如请你帮忙看看,能不能从里面找出点问题。他说他总觉得,军需的亏空,不仅仅是上次那个兵部侍郎搞的鬼,底下可能还有蛀虫。”
苏文一听,头摇得像拨浪鼓:“不去,不去!我现在看到‘账本’两个字就头疼。再说,我哪会查账,上次纯属意外。”
“是吗?”秦如虎拿起桌上的一张纸,上面是苏文随手画的“项目推进流程鱼骨图”,她眯着眼看了半天,虽然看不懂,但还是故作高深地说道,“我倒觉得,你这些‘鬼画符’,用在查案上,或许有奇效。而且……”
她顿了顿,嘴角勾起一抹坏笑:“我爹说了,你要是能帮忙,他就上奏陛下,说你‘文武双全,精力过人’,可以再多兼任几个职位。”
苏-文一个激灵,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一把抢过那沓卷宗,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秦将军真是太客气了!为国分忧,乃是下官分内之事!这账,我审了!”
开玩笑,再兼职,他还要不要命了?
他决定,这次一定不能再“弄巧成拙”了。他要用自己最不擅长、也最痛恨的“微操”,亲自下场,把这笔账彻底搅成一锅粥,让秦苍将军也对他彻底失望。
他不知道,一张更大的、能把他“管理大师”人设焊得更死的天罗地网,已经悄然张开。
小说《我只想安静地退个婚》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