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欢种田类型的小说,那么《将军,你家罪臣妻又在搞基建》将是你的不二之选。作者“露西梦绘”以其独特的文笔和生动的描绘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小说的主角林穗萧远勇敢、聪明、机智,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至第12章,256743字,喜欢阅读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主要讲述了: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林穗就顶着一双熊猫眼,幽怨地盯着狼皮隔断。额头上那个被弹过的地方,好像还在隐隐作痛。钢铁直男!活该单身一辈子!她愤愤地爬起来,一出门,就看到院子里已经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李五和赵…

《将军,你家罪臣妻又在搞基建》精彩章节试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林穗就顶着一双熊猫眼,幽怨地盯着狼皮隔断。
额头上那个被弹过的地方,好像还在隐隐作痛。
钢铁直男!活该单身一辈子!
她愤愤地爬起来,一出门,就看到院子里已经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李五和赵四正带着孙伯,处理着昨天猎到的几只沙鼠,准备当做今天的早饭。
陈氏和吴嫂则在清洗一些能吃的草根。
而那个新来的“头号粉丝”张虎,正拿着根木棍,满眼狂热地研究着林穗昨天画在地上的“炼铁法阵”,嘴里念念有词,神神叨叨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中邪了。
每个人都在忙碌,每个人眼中都有了光。
这让林穗心里那点小小的怨气,也散了不少。
“林姑娘,醒了?”李五看到她,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将军一早就带着那几个流民出去,说是要找您说的什么……红土和铁矿石去了。”
林穗点点头,目光落在陈氏她们用来盛水的一个破旧水囊上。
水囊是兽皮做的,缝合处已经开裂,正“滴答滴答”地往外渗水,在干燥的沙地上洇出一小片深色。
这点水,对他们来说,比金子还珍贵。
“不行,”林穗的眉头皱了起来,“吃饭喝水的家伙事儿,还是不够用。”
他们现在吃饭,用的都是削出来的木碗,粗糙不说,还容易开裂,存不住东西。
李五也犯了愁:“是啊,这不想着等炼出铁来,打几个铁碗铁锅嘛。”
“等不了了。”林穗摇摇头,“炼铁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远水解不了近渴。我们得先解决吃饭喝水的问题。”
她的目光在院子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用来砌墙剩下的黏土上。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脑子里冒了出来。
“李五,咱们今天不炼铁了。”
林穗神秘一笑,走到那堆黏土旁,抓起一把,在手里捏了捏。
“咱们今天,玩泥巴!”
……
“玩泥巴?”
当林穗把陈氏和吴嫂叫到跟前,宣布今天的“工作任务”时,两个女人的表情都是一脸的茫然。
在她们的认知里,泥巴怎么能用来做吃饭的碗?
“林姑娘,这……这泥巴做的碗,能用吗?”陈氏抱着孩子,有些不确定地问。
吴嫂也小声附和:“是啊,这土一碰水,不就化成泥浆了吗?”
“普通的土当然不行。”林穗也不多解释,直接上手,一边和泥一边说,“但这种黏土,经过火烧,就会变得又硬又结实,这个过程,叫烧陶。”
她一边说,一边将黏土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然后用脚开始踩。
“来,都别看着了,脱了鞋,跟我一起踩!把里面的气泡都踩出来,不然烧的时候会炸的!”
看着林穗一个娇滴滴的姑娘家,毫不犹豫地光着脚丫子踩进泥潭里,陈氏和吴嫂对视一眼,也咬咬牙,跟着学了起来。
张虎见了,更是二话不说,把炼铁的“法阵”抛到脑后,屁颠屁颠地跑过来帮忙,踩得比谁都起劲。
“仙女娘娘!这踩泥巴也是上古奇书记载的法术吗?”
“……算是吧。”林穗嘴角抽了抽,决定维护自己高深莫测的人设。
很快,一块块质地均匀的陶泥就被和好了。
林穗开始教她们最简单的“泥条盘筑法”,就是把泥搓成长条,一圈一圈地垒起来,再用手把内外抹平。
这活儿,对做了一辈子绣活的吴嫂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她的手又稳又巧,很快就盘出了一个形状相当规整的陶碗。
而陈氏常年干活,力气大,做的碗虽然歪歪扭扭,但胜在厚实。
林穗自己嘛……她捏出来的东西,只能称之为“不明物体”。
看着自己手里那个仿佛被陨石砸过的碗胚,她果断放弃了,转而去负责技术指导和搭建一个简易的土窑。
一下午的时间,院子里就摆满了大大小小、奇形怪状的陶胚。
有碗,有罐子,甚至还有一个长得像夜壶的水瓶。
傍晚,萧远他们回来了,每个人都背着沉甸甸的石头和红土,风尘仆仆。
当他看到院子里这一片壮观的“泥巴阵”,以及像个泥猴子似的林穗时,那万年冰封的脸上,也难得地出现了一丝裂痕。
“你在做什么。”
“烧陶!”林穗献宝似的举起一个还算看得过眼的碗胚,“等咱们把这个烧出来,就再也不用担心喝水漏了!还能存粮!”
萧远没有说话,只是走到土窑前,看了看结构,又拿起一个陶胚捏了捏。
他的沉默,让原本兴高采烈的林穗有点没底。
“怎么了?不行吗?”
“火候。”萧远吐出两个字,“不易控制。”
一针见血。
这正是烧陶最难的一步。
当晚,第一批晒得半干的陶胚被小心翼翼地放进了土窑。
所有人,都围在土窑边,紧张地看着火舌舔舐着窑口。
第二天一早,当众人满怀期待地打开冷却的土窑时,心,凉了半截。
窑里的大部分陶器,都布满了蛛网般的裂痕,有的甚至直接碎成了几块。
完好无损的,寥寥无几。
林穗蹲在废弃的陶片前,拿着一块碎片仔细研究着,脸上没有丝毫气馁,反而是一种专注和思索。
“火升得太快,内外温差太大,导致开裂。”她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萧-远解释,“而且,有些泥土的配比不对,沙子掺多了。”
她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眼睛里重新燃起了斗志。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波不亏,起码排除了所有错误选项!”
她这副打不死的小强精神,感染了其他人。
萧远看着她那张沾着黑灰却神采飞扬的小脸,眼神不自觉地有点骄傲。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第二次制陶就顺利多了。
林穗调整了黏土的配方,并且严格控制了晾晒的时间和烧窑时的火候。
这一次,当土窑再次打开时,虽然大部分陶器依旧是奇形怪状、歪瓜裂枣,但它们——是完整的!
李五拿起一个黑不溜秋的陶碗,装了水,等了半天,一滴都没漏!
“成功了!林姑娘!我们成功了!”
人们捧着这些丑陋却结实的陶碗,笑得合不拢嘴。
她正准备收拾那些烧裂的废品,忽然,她的动作停住了。
在一块烧得焦黑的陶片上,她看到了一层薄薄的,白色的结晶体。
在阳光下,闪着细碎的光。
林穗的心,猛地一跳。
她鬼使神差地伸出手指,沾了一点那白色的粉末,放进嘴里。
一股久违的、纯粹的咸味,在舌尖上炸开。
这是……
盐!
林穗的脑子“轰”的一下,一片空白。
她猛地站起来,因为动作太急,眼前一阵发黑。
“盐!”她抓着旁边萧远的手臂,声音都在发抖,“萧远!是盐!我们有盐了!”
所有人都被她的举动惊呆了。
盐?
他们这段时间吃的烤肉,都是不加任何调料的,嘴里早就淡出鸟来了。
萧远也被她抓得一愣,他低头,看向她手里的那块陶片。
他拿过陶片,同样用手指沾了一点,放入口中。
下一秒,他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眸,瞬间迸发出一股骇人的精光。
李五和赵四还只是在为以后能吃到咸味的烤肉而高兴。
但萧远看到的,却完全是另一回事。
在这片荒原上,盐,意味着什么?
它意味着体力,意味着可以腌制食物长期保存,更意味着……财富和权力!
它是一种硬通货!
有了盐,他们就可以跟别的流放点,甚至跟那些过路的商队交换他们需要的一切!
粮食,布匹,铁器!
有了盐,他们甚至可以招揽更多活不下去的流民,扩充自己的力量!
“这块地,”萧远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他指着那片被林穗用来取土的区域,“封锁起来,派人看守。”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从今天起,制盐,是最高机密。”
夜,深了。
耳房里,火苗静静跳动。
林穗却了无睡意,她偷偷摸摸地在自己的铺盖卷里,捣鼓着什么。
今天,她特意留了一小块最好的陶泥。
等所有人都睡着了,她借着火光,捏了两个小小的泥人。
一个梳着双丫髻,穿着长裙,是她自己。
另一个身材高大,面无表情,是萧远。
她把泥人放在火堆边,小心地烘烤着。
烤干之后,她拿着那个面无表情的萧远小人,端详了半天,觉得还是不够传神。
于是她又用小木棍,在小人的嘴角,往下拉了拉,让它看起来更臭着一张脸。
嗯,这下像了。
她拿着两个丑得各有千秋的泥人,蹑手蹑脚地凑到狼皮隔断边。
“喂,木头,睡了没?”
“……”
“给你看个宝贝。”
她把两个小泥人从隔断下面递了过去。
黑暗中,萧远坐了起来。
他借着火光,看清了手里的东西。
那个代表林穗的泥人,五官都挤在了一起,像个滑稽的包子。
而那个代表他的,五官扭曲,嘴角耷拉着,活像个被人欠了八百万的怨夫。
萧远沉默了。
长久的沉默。
林穗有点沉不住气了,小声问:“怎么样?我亲手做的,感动不?”
又过了一会儿,黑暗中传来他低沉的回应。
“我的脸,没这么歪。”
“……”林穗气结,“重点是这个吗!这是艺术!艺术懂不懂!”
那边又没了声音。
林穗撇撇嘴,正准备缩回来,却看见一只大手,将那两个丑兮兮的泥人,小心翼翼地拿了起来。
然后,他把它们并排放在了自己枕头边的位置。
两个泥人紧紧地挨在一起,在火光的映照下,投下两道小小的、依偎着的影子。
林穗的心,莫名地漏跳了一拍。
她看着那个背影,嘴角忍不住弯了起来。
切,嘴上说不要,身体倒是很诚实嘛。
小说《将军,你家罪臣妻又在搞基建》试读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