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文学
一个精彩的小说推荐网站
求科举不易,九族文盲出了个读书人小说的全文免费阅读链接

科举不易,九族文盲出了个读书人

作者:我是猪头

字数:256570字

2025-11-05 07:54:06 连载

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备受好评的架空历史小说——《科举不易,九族文盲出了个读书人》!本书以顾如砺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作者“我是猪头”的文笔流畅且充满想象力,让人沉浸其中。目前小说已经更新256570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科举不易,九族文盲出了个读书人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第11章

三房的人回了屋,老王氏在院中指桑骂槐了好一会儿,她本来就偏心老儿子,小儿子被杨氏欺负,她忍不下这口气。

厨房内,吴氏本想借机偷吃,却听到老王氏大动肝火的声音,吓得没敢动。

以她多年的经验,这会儿要是偷吃了,惹怒了婆母,一会儿吃饭的时候别想分肉吃。

“二郎,回屋坐着吧,你的腿最近有点不舒服。”陈氏大着肚子走来要扶丈夫。

顾二郎侧身避开妻子,“你身子重,一会儿碰着你就不好了。”

夫妻二人进了屋坐下,顾二郎面色微沉:“弟妹也真是,栓子好心好意带了糖葫芦回来给孩子们分,还说这些不中听的话来。”

陈氏微微摇头,“以前娘最宠三弟这个小儿子,三弟妹虽然干活偷奸耍滑,但爹娘爱屋及乌,过得也轻松,日日得空出去说闲话,可自从四弟出生,爹娘免不得偏心老儿子,三弟和三弟妹心中怕是有些不平。”

顾二郎不置可否,爹娘以前有多偏心三郎,他这个不上不下的老二最清楚。

要说起来,他们二房才最应该叫屈。

“不说老三他们了,闹心。”

陈氏看着桌上的铜板:“没想到栓子说的篮子竟真能卖上不少银钱。”

“是啊,爹说他本来想卖个五六文钱就行,没想到栓子一开口就是八文,差点没把他吓到。”

这次挣了不少铜板,两口子欢喜得紧。

“栓子这孩子机灵得紧,要是生一个和栓子一样的儿子就好了。”陈氏抚摸着肚子。

三岁看老,家中这几年好几个孩子,还真就栓子最懂事,办事最妥帖稳重,有时候陈氏都觉得,这个都能当她儿子的小叔子,比她这个大人还聪明。

“像栓子好,”顾二郎也满脸笑意地点头。

栓子刚出生万安府就下雨,不到一岁就会开口说话,聪明得紧,也怪不得爹娘疼宠。

陈氏把铜板串好,数了八文钱出来:“一会儿你把铜板给爹,爹帮你卖东西费精力,不给点钱说不过去。”

要是不给钱,大房和三房也会有意见。

要是二郎腿脚好,她宁愿丈夫自个去镇上卖这些东西,坐在摊位上闲着还可以顺便编些小东西卖。

可是二郎腿脚不好,来回走动不方便,坐牛车来回六文,这个钱还不如直接给了爹娘。

还省得大房和三房惦记着他们手中这点钱。

爹说过两日要还之前那五两银子,到时候可得瞒紧了,不然大房和三房估摸着找了由头闹起来。

老王氏骂了一会儿,见老头子面色不好,也跟着进了屋。

“老头子怎么了这是?被老三媳妇气到了?要我说,我们做爹娘的,这儿子和儿媳该骂骂,不然他们得蹬鼻子上脸。”

见老伴气得不轻,顾老头提着壶给她倒了杯水。

“老三媳妇确实不像话,咱们栓子多好的孩子,特意买了两串糖葫芦分孩子们,还分出错来了。”

“今日要不是听了老三家的话,我还不知道老三他们对我们这做爹娘的有意见。”

老王氏闻言也冷笑出声:“要说吃亏,老大和老二最吃亏,老三从小福窝里长大,也就旱灾的时候吃了点苦头,就是这样也给他娶了媳妇,老三媳妇进门后,我这个做婆婆的,敢拍着胸说从未亏待过他们两口子。”

但有时候太好了,对方可不领情。

杨氏自从生了个儿子,一天天跟生了个金蛋一样,跟谁没生过儿子一样,她还生了四个儿子呢。

“当年那么难的时候,咱家也是用一袋谷子才娶她进门的,这几年杨氏非得因着这事叫屈,也不看看那年有多少人饿死了。”

是,大房和二房成亲的时候,彩礼比杨氏一袋粮多,可也不看看那是啥时候。

杨氏进门的时候,正是时节不好的时候,那会儿的一袋粮,可是救命的粮食。

“叩叩叩。”

门外响起敲门声,老两口对视一眼,停下口中的怒骂。

在顾家,也就老儿子有敲门的习惯,家里人基本就在门外喊两声就进来了。

“栓子,快进来。”

顾如砺拿着两颗糖葫芦一脸笑进来,“爹,娘,别生气了,吃颗糖葫芦甜甜嘴。”

“你爹说你买了两串,其中一串还是你自己的钱买的,给了爹娘,你可就一颗都吃不上了。”老王氏心疼地看着老儿子。

顾如砺直接把木棍放在老王氏手中:“给爹娘吃,儿子欢喜,儿子想吃,日后自己挣钱买就是了。”

老俩口心底更软了,老儿子这么懂事孝顺,老三那个整日只会躺着的拿什么比。

“爹娘不爱吃,栓子吃吧。”

这年头怎么会有人不喜欢吃酸甜可口的糖葫芦,老俩口不就是想留给他吃嘛。

最后一家三口推了一会儿,由老王氏做主,他们老俩口分一颗尝尝味,剩下的一颗给老儿子。

“甜,咱们栓子就是孝顺。”老王氏抬头看向老伴。

顾老头没说话,但脸上的皱纹堆到一起,可见也是极为欢喜的。

吃完了糖葫芦,顾如砺抬脚要出去,被老王氏喊住。

“栓子,娘晓得你懂事,不过日后你买了吃食,在镇上吃了就行。”

经过今日的事,顾如砺暂时也没什么分享的心情,便点了点头。

等儿子出去,顾老头眼神复杂地看着儿子的背影。

“饭菜也差不多好了,我去厨房盯着。”老王氏这才想起厨房可是做了肉的。

顾老头连忙拉住她,“不着急,老婆子,我有事要跟你说。”

顾老头把今日儿子叫卖的机灵,儿子跟私塾先生之间的对话,一一和老王氏说了出来。

听完,老王氏一拍大腿:“我就说咱们栓子不是一般人,定是那文曲星下凡。”

老王氏瞬间把顾如砺从福星说成文曲星,并且信以为真。

“我们还能干,就供栓子去读书吧。”

“咱们手头还有五两多,老头子,明日你去镇上问那先生束脩多少?”

顾老头眼见妻子已经在琢磨拜师礼,眼底透着无奈。

“哪是那么容易的事?借老二那五两银子还没还呢。”

顾老头不说,老王氏都快把这借的五两银子给忘记了。

“当儿子的孝敬爹娘,哪还能往回要的,再说了,这几年你也不是没帮着老二卖东西。”

对于老伴说要还银子,老王氏有些不情愿。

要她说,这钱就当是老二孝顺他们的了。

“这几年帮老二卖东西,但老二哪回没给几个铜板给家里,再说了,现下五两银子我们都难拿出来,栓子读书的事,还需得慢慢来。”

老两口因着老儿子读书的事有些争执,但都是为了老儿子。

顾老头坚持还二房那五两银子,这几年风调雨顺,家中有些结余。

老两口本打算等这次的粮食交了税,再把家中的精粮卖出去,换了糙米回来,留下一些铜板,剩下的银钱还二房。

老王氏可不想那么多,她偏心老儿子,又觉得老儿子是文曲星下凡,一直坚持要让儿子去学堂。

在屋外听了个全的顾如砺微微皱眉。

对于私塾外的事,他没想到这么巧让老爹看到了,还起了心思。

他不是不想去读书,可家里什么情况他还是知道的。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