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强烈推荐一本备受好评的历史古代小说——《破碎山河,双龙劫》!本书以徐天野韩江月的冒险经历为主线,展开了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作者“豆角土豆盖饭”的文笔流畅且充满想象力,让人沉浸其中。目前小说已经更新267322字,喜欢这类小说的你快来一读为快吧!
破碎山河,双龙劫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黑水戍的胜利,如同在死水潭中投入了一块巨石,在常宏这支残军中激起了层层波澜。缴获的粮草解决了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那几乎丧失殆尽的士气,被这场干净利落的突袭战重新点燃。而“陈野”这个名字,也随之在军中迅速传开。
智勇双全,临阵突破,率队先登,居功至伟。
原本一些因他空降和年轻而心存轻视的老兵油子,此刻看他的眼神也带上了敬畏。乱世军中,最服的就是有真本事、能带大家打胜仗、活下去的人。徐天野(陈野)对此依旧保持着沉默与低调,升任什长后,除了必要的命令,他大多数时间都在独自修炼,或是默默擦拭着那柄新得的精钢腰刀。
夜色再次笼罩了临时营地。篝火旁,士兵们围着缴获的酒肉,兴奋地谈论着白天的战斗,吹嘘着自己的勇武,气氛热烈。而徐天野(陈野)却远离了这片喧嚣,坐在营地边缘一块冰冷的巨石上,手中摩挲着那枚来自父亲、染着血的青铜箭头。
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仿佛能刺入心底,时刻提醒着他肩负的血海深仇。白天的战斗,实力的突破,并未带来多少喜悦,反而让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力量的差距和复仇之路的漫长。元廷这座大山,绝非一场小胜、一个凝气境就能撼动。
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营地中央那顶较小的帐篷——那里关押着此次俘获的、身份较高的几名元军俘虏,其中包括那名腰间佩戴着奇异玉佩的文书。
那玉佩的纹路,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与青铜箭头的古朴苍劲不同,那玉佩的纹路更显繁复阴柔,带着某种异域风情,但两者在核心的“勾连云雷”底纹上,却有着惊人的神似!这绝非巧合!
父亲临终前提及“北邙”,而这疑似来自北邙的青铜箭头,又与元军文书佩戴的玉佩纹路相关……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元廷追杀他家族,是否不仅仅是为了灭口,更与这箭头所代表的秘密有关?
他必须弄清楚!
就在这时,常宏带着两名亲兵,巡视营地走了过来。看到独坐的徐天野(陈野),他脚步顿了顿,挥手让亲兵继续巡视,自己则走了过来。
“陈兄弟,怎么一个人在此?弟兄们都在庆功,你也该去喝一碗。”常宏在他身边坐下,语气亲切。经过黑水戍一战,他对陈野的称呼已从直呼其名变成了“陈兄弟”,亲近与倚重之意不言而喻。
徐天野(陈野)收起青铜箭头,平静道:“哨官,属下不喜喧闹。且在思考白日之事,有些细节尚未明晰。”
“哦?何事?”常宏神色一正。
徐天野(陈野)略一沉吟,决定透露部分信息,借常宏之力行事。他压低声音道:“哨官,白日破寨时,我注意到一名被俘的元军文书,其腰间玉佩纹路奇特,似乎……与我一位失散亲人所携信物类似。属下斗胆,想向哨官请令,私下审讯此人,或可探知一些亲人下落。”
他这番说辞半真半假,合情合理。乱世之中,亲人离散是常事,借此打探消息再正常不过。
常宏闻言,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拍了拍徐天野(陈野)的肩膀:“我道何事,此乃人之常情。那文书与其他几个俘虏关在一起,我这就带你去。正好,我也需审问他们关于周边元军布防的情报。”
“多谢哨官!”徐天野(陈野)抱拳。
两人来到关押俘虏的帐篷。里面光线昏暗,五名俘虏被绳索捆绑,蜷缩在角落,神色惶恐。其中那名文书,约莫四十岁年纪,面色苍白,文士打扮,在一群粗鲁军汉中显得格外显眼,他腰间的玉佩果然还在。
常宏使了个眼色,两名守卫的士兵便将那文书单独提了出来,带到旁边一间堆放杂物的空帐篷里。
文书吓得浑身发抖,跪在地上连连磕头:“将军饶命!将军饶命!小人只是区区文书,从未上阵杀过人啊!”
常宏冷哼一声,先询问了一些元军在徐州以南的兵力部署、粮道线路等常规军情。那文书为了活命,知无不言,将自己所知道的信息倒豆子般说了出来,与红巾军之前掌握的情报大致吻合。
问完军情,常宏看了一眼徐天野(陈野),示意该他了。
徐天野(陈野)走上前,蹲下身,目光平静却带着一股无形的压力,锁定那文书。他没有立刻询问玉佩,而是先道:“抬起头来。”
文书颤巍巍地抬头,对上徐天野(陈野)那双深邃冰冷的眸子,心中一寒,感觉比面对常宏时压力更大。
“你姓甚名谁,在元军中任何职?”徐天野(陈野)声音不高,却自带一股威严。
“小…小人李福,是…是徐州路总管府下的七品书办,临时被抽调至黑水戍,掌管文书往来…”李福忙不迭回答。
“李福,”徐天野(陈野)缓缓从怀中取出那枚青铜箭头,并未完全展露,只是让李福能看到其大致形状和部分纹路,“此物,你可认得?”
李福的目光落在青铜箭头上,初时有些茫然,但当他仔细看清那独特的锈色和隐约的勾连纹路时,瞳孔骤然收缩,脸上瞬间血色尽褪,如同见了鬼一般!
“这…这…这是……”他嘴唇哆嗦着,话都说不利索了,眼神中充满了极致的恐惧,仿佛这枚小小的箭头代表着某种大恐怖。
徐天野(陈野)和常宏对视一眼,心中皆是一动。有戏!
“说!”徐天野(陈野)声音一沉,带着一股凌厉的精神压迫,这是他修炼《战神图录》后自然凝聚的煞气。
李福吓得一哆嗦,几乎瘫软在地,带着哭腔道:“英…英雄饶命!这…这是‘北邙秘符’啊!小人…小人只是听说过,从未见过实物啊!”
北邙秘符!果然与北邙山有关!
徐天野(陈野)强压住心中的激动,不动声色地追问:“何为北邙秘符?细细道来!若有半句虚言,立斩不饶!”
常宏也意识到此事不简单,挥手让帐内其他亲兵退了出去,只留他二人。
李福冷汗涔涔,不敢隐瞒:“小人…小人也只是偶然听军中一位醉酒的同知大人提起过…说是在洛阳北边的北邙山一带,埋着许多前朝帝王公侯的大墓,其中隐藏着关乎国运和气数的惊天秘密…而这‘秘符’,据说是开启某个关键之地的信物之一…”
他喘了口气,继续道:“听说…朝廷…不,是元廷高层,还有…还有一些神秘的宗门,都在暗中搜寻这类秘符…据说谁能集齐,就能掌握…掌握颠覆天下的力量…小人位卑职小,只知道这些传闻,具体是真是假,实在不知啊!”
关乎国运?颠覆天下的力量?徐天野(陈野)心中巨震。他没想到,这枚看似普通的青铜箭头,竟牵扯如此之大的秘密!父亲让他去北邙,难道就是为了这个?
他目光转向李福腰间的玉佩:“那你这块玉佩,又从何而来?为何纹路与此‘秘符’相似?”
李福下意识地捂住玉佩,脸色更加苍白:“这…这是小人家传的…据说祖上曾在北邙山一带为官,偶然所得…具体来历,早已不可考…只是觉得样式古朴,一直佩戴在身上…英雄若喜欢,尽管拿去,只求饶小人一命!”说着,他忙不迭地解下玉佩,双手奉上。
徐天野(陈野)接过玉佩,入手温润,与青铜箭头的冰冷截然不同。他仔细对比两者纹路,虽然风格迥异,但那核心的“勾连云雷”纹,确实同出一源!这李福家传玉佩,恐怕也是与那“北邙秘符”相关的物件,只是可能层级较低,或者属于不同序列。
常宏在一旁听得眉头紧锁,他没想到一次寻常的审讯,竟牵扯出如此惊人的秘辛。他虽是为驱逐鞑虏而战,但对这些玄乎其玄的“气运”、“秘宝”之说,本能地持谨慎态度。但若元廷高层和某些神秘势力真的在追寻此物,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陈兄弟,此事……”常宏看向徐天野(陈野),语气凝重。
徐天野(陈野)将玉佩收起,对常宏道:“哨官,此事关乎属下家仇,且听起来牵连甚大。恳请哨官暂时保密,将此李福单独看管,莫要走漏消息。”
常宏点了点头:“放心,我晓得轻重。”他顿了顿,低声道,“看来你这家仇,比想象中更深。北邙山…那可是龙潭虎穴,如今更是各方势力交织之处,你需从长计议。”
“属下明白。”徐天野(陈野)深吸一口气。北邙山的目标已经确认,但前路更加艰险。他需要更强的实力,更大的势力,才能去探寻其中的秘密,报得大仇。
审讯结束,李福被单独秘密关押起来。
走出帐篷,夜风凛冽。徐天野(陈野)仰望漆黑的天幕,繁星隐匿,唯有营地的篝火在黑暗中倔强地跳跃。
父亲,您留下的,究竟是一条怎样的路?
青铜箭头在掌心紧握,那冰冷的触感,此刻却仿佛带着滚烫的温度。
北邙山,他一定要去。
但不是现在。
他需要借助红巾军这块跳板,积蓄足够的力量。眼前的道路,依旧是向着集庆,向着那更大的战场。
只有在那席卷天下的洪流中站稳脚跟,不断变强,他才有可能揭开所有的谜底,将所有的仇敌,埋葬。
他转身,走向自己所属的营地,背影在火光下拉得很长,坚定而孤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