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文学
一个精彩的小说推荐网站
野蔷薇在维多利亚小镇最新章节,野蔷薇在维多利亚小镇免费阅读

野蔷薇在维多利亚小镇

作者:叫我大小姐p我在插秧

字数:169917字

2025-11-13 06:03:18 完结

简介

如果你喜欢阅读职场婚恋小说,那么一定不能错过野蔷薇在维多利亚小镇。这本小说由知名作家叫我大小姐p我在插秧创作,以艾琳·米勒为主角,讲述了一段充满奇幻与冒险的故事。小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让读者们沉浸其中,难以自拔。目前,这本小说已经更新169917字,快来一探究竟吧!

野蔷薇在维多利亚小镇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罗伯特牧师的“值得商榷”像一粒种子,在玛丽心中悄然生根。她并未立刻与管家霍普金先生发生正面冲突,那太过愚蠢。但她下一次在面对霍普金先生时,不再仅仅是唯唯诺诺地听着。她会适时地、用带着困惑和卑微的语气,提起某一笔“好像记得不太一样”的小数目,或者对某项利息的计算方式表示“不太明白”。

霍普金先生起初是不耐烦的呵斥,但玛丽那种基于“模糊记忆”而非强硬指控的态度,加上她偶尔提及“罗伯特先生也曾说过这类算法有些复杂”,让他不得不有所顾忌。最终,在计算今年最后一笔欠款时,他“慷慨地”抹去了一小部分零头,并勉强同意将最后期限宽限了半个月。

这点微小的胜利,对于米勒家而言,不亚于一场战役的捷报。它意味着他们或许能保住最后一只下蛋的母鸡,意味着这个冬天最艰难的时刻,可能能多出一份口粮支撑。

玛丽看待艾琳的眼神,彻底不同了。那不再是看一个“还算省心的女儿”或“有点用的帮手”,而是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混杂着依赖和惊异的审视。她依然会指派繁重的活计给艾琳,但在分配食物时,那微不可察的偏袒变得更加明显。她开始偶尔对艾琳说一些更深层次的话,关于村里的关系,关于东家的脾性,关于如何与杂货店主霍布斯那样精明的人周旋。这不再是吩咐,更像是……传授。

艾琳安静地听着,将这些信息如同拼图般存入脑中。她知道,自己正在被纳入家庭决策的外围。但她并未满足于此。地租的危机暂时缓解,但家庭的贫困并未改变。她需要寻找新的、稳定的“进项”。

她的目光,投向了屋后那片广袤的、属于东家的林地。村民们有权在里面捡拾枯枝作为燃料,但也仅限于此。狩猎大型动物是严格禁止的,但林间的物产远不止木材。

她想起前世零星看过的关于欧洲古代乡村生活的记载,想起那些被忽视的、具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草药?不,采摘和售卖草药需要专门的知识和渠道,太过显眼,且容易与村里的草药婆子产生冲突。那还有什么?

一个记忆碎片闪过——鞣料。某些树皮、树叶和果实富含单宁,是鞣制皮革的重要原料。小镇上有一家皮革作坊,他们是否需要稳定的、廉价的鞣料来源?

这个念头让她心跳加速。这比质疑账本更加冒险,需要实地探查,需要确认植物的种类和价值,还需要找到一个稳妥的、不引人注目的方式与皮革作坊建立联系。

她开始利用一切进入林子的机会——通常是跟着小汤姆一起去捡柴火——进行她的“田野调查”。她仔细观察着各种树木的树皮,记住它们的形态。她假装好奇地询问小汤姆某些树木的名字,小汤姆对此知之甚少,但能指认出最常见的几种:橡树、柳树、赤杨。

艾琳将目标锁定在树皮厚实、在记忆中单宁含量较高的橡树和赤杨上。她不敢剥取活树的树皮,那会留下明显痕迹,是绝对禁止的。她将目标放在那些被风吹断的枝杈,或者林中伐木后留下的、尚未完全腐烂的树桩上。她用捡柴火做掩护,小心地用一块尖锐的石片,从这些枯死的部分剥下一些深色的、粗糙的树皮碎片,混在柴火里偷偷带回家。

在家里,她将这些树皮碎片藏在柴堆深处,利用无人注意的间隙,将它们敲碎、研磨成粗糙的粉末。这个过程缓慢而费力,但她做得极其小心。

接下来,是最关键的一步——验证。她需要知道这些东西是否真的有价值,以及价值几何。

她想到了一个人——露西。戴维斯家拥有奶牛,偶尔会自己鞣制一些小块的牛皮做缰绳或修补马具。露西或许见过鞣料。

在一个星期日学校放学后,艾琳故意磨蹭着,和露西一起走。路上,她状似无意地捡起一块掉落的、带有深色树皮的枯枝,好奇地问:“露西,你看这个树皮的颜色真深。我好像听人说过,这种树皮可以用来……让皮革变软?”她用了最朴素的描述。

露西接过树枝看了看,点点头:“哦,你说的是鞣料吧?我爸爸有时候会用橡树皮泡水来处理牛皮,说是比从镇上买现成的鞣料粉便宜一点,就是麻烦。”

艾琳的心脏有力地跳动了一下。她压制住激动,继续用天真的语气问:“镇上卖的很贵吗?”

“好像不便宜呢,”露西努力回忆着,“我爸爸上次买一小袋,就花了好几个便士。他说皮革作坊那边常年都在收这些东西,晒干的树皮或者某些特定的树叶果子什么的,价格好像还行。”

信息确认了!艾琳几乎能听到希望的钟声在耳边敲响。皮革作坊确实收购鞣料,而且价格对于农户来说颇具吸引力。

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安全地、持续地获取并出售这些树皮。大量采集枯死树皮需要时间和体力,如何避开村民的耳目?如何运到镇上而不引人怀疑?直接去皮革作坊交易,她一个孩子,太过惹眼。

她的目光,再次落回家庭内部。这件事,必须拉母亲玛丽入伙。只有玛丽有能力、也有理由偶尔去镇上,并将东西混在其他要出售的农产品里带过去。

这一次,艾琳没有迂回。在一个只有母女俩在厨房的傍晚,她直接拿出了她这些天偷偷积攒的一小包粗糙的橡树皮粉末,放在了玛丽面前。

玛丽疑惑地看着那包黑褐色的粉末:“这是什么?”

“妈妈,”艾琳的声音很轻,但很清晰,“这是橡树皮磨的粉。露西说,戴维斯先生用它来鞣皮子,镇上皮革作坊收这个,一小袋能卖几个便士。”

玛丽愣住了。她拿起那包粉末,凑到鼻子前闻了闻,有一股树木特有的涩味。她看着艾琳,眼神锐利起来:“你从哪里弄来的?怎么知道的?”

艾琳早已准备好说辞:“捡柴火的时候,从枯树枝上剥的。上次听贝克家厨房里惠特比太太她们闲聊,提到过一句皮革作坊缺鞣料……我就想,林子里的枯树枝没人要,如果能换点钱……”

她没有将信息源完全推给露西,以免给戴维斯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将来源模糊化,归于“偶然听到的闲谈”和“自己的观察”,更符合逻辑,也更安全。

玛丽没有说话,她低头看着那包粉末,手指无意识地捻动着。她的眉头紧锁,显然在飞速权衡。去镇上出售额外的东西,需要理由,需要成本(比如搭车的费用),也有被熟人看到盘问的风险。但几个便士的诱惑是实实在在的。最重要的是,这东西的来源是“无主”的枯树枝,几乎没有任何成本。

过了许久,玛丽才抬起头,盯着艾琳:“你能保证,只从枯死的树上弄?绝不碰活树?”

“我保证,妈妈。”艾琳郑重地点头。

“这件事,”玛丽的声音压得更低了,“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包括你爸爸和小汤姆。以后捡柴火,你留意着点,攒够一定数量,我想办法带去镇上。”

“我知道了。”艾琳应道。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