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喜欢男频衍生小说的你,有没有读过这本《名义:从帮祁同伟破局开始》?作者“醉至种花家”以独特的文笔塑造了一个鲜活的陈峰形象。本书情节紧凑、人物形象鲜明,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赶快开始你的阅读之旅吧!
名义:从帮祁同伟破局开始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离开军区总医院那肃穆而压抑的氛围,考斯特载着王部长一行,驶向了汉东省公安厅指挥中心大楼。与医院那种弥漫着消毒水味道和生命挣扎气息的环境不同,这里象征着国家暴力机器的中枢神经,充满了秩序、科技感和一种无形的威严。
消息早已传到。当王部长的车队抵达时,省公安厅所有在家的党委委员、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以及指挥中心当班的干警,早已在大楼门前整齐列队等候。人人身着常服或执勤服,精神抖擞,面容肃穆。尽管每个人内心都因为祁同伟的倒下而波澜起伏,但此刻,他们代表的是汉东公安的形象,必须展现出最昂扬的姿态。
车门打开,王部长在沙瑞金、高育良、徐建兵的陪同下走下考斯特。他没有立刻与迎上来的厅领导们握手,而是首先停下脚步,目光缓缓扫过眼前这支整齐的队伍,扫过这座庄严肃穆的公安指挥中枢大楼,眼神中流露出一种复杂的情绪,有凝重,有期许,更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王部长,这位是我们省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孟晓军同志。”高育良适时地上前一步,开始为王部长介绍厅领导班子成员。在这种场合,由分管政法、熟悉情况的省委副书记来介绍,是最合适的。
孟晓军立刻上前一步,挺胸抬头,敬礼:“王部长好!汉东省公安厅孟晓军,欢迎您视察指导!”
王部长伸出手,与孟晓军用力一握,语气平和但带着力度:“晓军同志,辛苦了。现在厅里的日常工作,你要多担待,稳住局面。”
“是!请王部长放心!我一定恪尽职守,确保厅内工作平稳有序!”孟晓军声音洪亮,但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他知道,这既是信任,也是压力。祁同伟倒下了,他这个常务副厅长被推到了前台,但未来的变数,谁又能说得准?
高育良继续介绍:“这位是厅党委委员、副厅长赵志国同志,分管治安、出入境……”
“这位是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李向东同志,分管经侦、禁毒……”
“这位是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孙莉同志……”
“这位是厅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张伟同志……”
王部长与每一位厅领导逐一握手,都会简单地说上一两句,或是“治安工作责任重大”,或是“禁毒战线不能松懈”,或是“队伍建设要常抓不懈”,话语简短,却都点到了关键,显示出他对公安业务的了然于胸和对每位同志分工的清晰认知。
现场气氛庄重而有序。每一位被介绍到的厅领导,都感受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和王部长目光中那仿佛能穿透人心的审视。
终于,轮到了站在党委委员队伍稍后位置的陈峰。
高育良正准备像之前一样开口介绍:“王部长,这位是……”
然而,他刚刚吐出几个字,王部长却似乎并没有等待他的介绍,目光已经直接越过了他,落在了陈峰身上,并且主动向前迈了半步,向陈峰伸出了手。
这个细微的动作,让高育良已经到了嘴边的话硬生生顿住了,也让现场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陈峰身上。
王部长脸上露出一丝不同于之前的、带着更多肯定和期许的笑容,他甚至用另一只手,轻轻拍了拍陈峰与他相握的手背,这个动作显得格外亲昵和与众不同。
“陈峰同志,”王部长的声音清晰地传入在场每一个人的耳中,他直接叫出了名字,完全不需要高育良的介绍,“我们又见面了。刚才的汇报,很精彩,思路清晰,情况熟悉,很好!”
“王部长好!感谢首长肯定!”陈峰立刻立正,身体绷得笔直,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有些发紧,但依旧洪亮有力。
王部长握着陈峰的手,并没有像之前其他人那样很快松开,而是稍稍用力地晃了晃,目光灼灼地盯着陈峰的眼睛,语气也变得格外语重心长,声音不大,却如同重锤般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陈峰同志啊,‘6·15’这一仗,你们打得很艰苦,也打出了我们公安干警的威风!祁同伟同志倒下了,他是英雄,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汉东的公安工作,不能停,打击犯罪的拳头,更不能软!”
他微微停顿,仿佛要让每一个字都深深烙印下去:
“现在,不光汉东八千万老百姓在看着你们,看着你陈峰!全国其他省市的公安兄弟们,也都在看着你们汉东!看着你们能不能化悲痛为力量,能不能继承同伟同志的精神,把接下来的工作,特别是这场全省扫毒专项行动,打好,打漂亮,打出我们新时代公安干警的水平和担当!”
这番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巨石!
“不光汉东八千万老百姓在看着你……其他省市的公安兄弟也在看着你们汉东!”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肯定和鼓励了!这几乎是一种公开的、带有极强指向性的期许和嘱托!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场合,当着所有汉东省公安厅党委委员和骨干干警的面!
王部长与陈峰握手的时间,明显比之前任何一位厅领导都要长!而且,他是在主动认出陈峰、不需要介绍的情况下,说出了这番重量级的话语!
刹那间,整个现场一片寂静。几乎所有人心头都掀起了惊涛骇浪。
那些原本站在陈峰身前、资历更老、排名更靠前的副厅长们,如孟晓军、赵志国、李向东等人,脸上虽然还努力维持着平静,但眼神中瞬间闪过的惊愕、复杂,甚至是难以掩饰的失落与嫉妒,却无法完全掩盖。孟晓军的嘴角微微抽动了一下,随即恢复了常态,只是目光低垂,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而站在王部长侧后方的沙瑞金和高育良,此刻内心的震动更是无以复加!
高育良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迅速舒展,但眼底深处那抹浓浓的困惑和一丝被意外打乱节奏的不快,却挥之不去。他飞快地转动着念头:‘王部长这是什么意思?他怎么会对陈峰如此看重?仅仅是因为下午那次汇报?不可能!一次汇报再出色,也不足以让王部长在这样的公开场合,给出如此明确的信号!难道他们之前就认识?或者……陈峰身上,有什么我不知道的、足以引起王部长高度重视的特质?还是说,这只是王部长出于推动扫毒行动的需要,刻意树立的一个“典型”?’
他发现自己之前对陈峰的判断,似乎出现了巨大的偏差。这个他原本以为可以掌控、可以利用的“棋子”,此刻在王部长的“加持”下,突然变得有些陌生和难以把握起来。
而沙瑞金,虽然脸上依旧保持着作为省委书记的沉稳微笑,仿佛对王部长的举动乐见其成,但他心中的疑惑丝毫不亚于高育良,甚至更多了一层深思。‘老王这步棋,走得有点意思啊……’沙瑞金的目光在王部长和陈峰之间快速扫过,‘他这么公开地抬举陈峰,仅仅是为了工作?还是想通过陈峰,来传递某种信号?是针对祁同伟留下的权力真空?还是想借此平衡汉东政法系统内部,甚至是我和高育良之间的关系?’
沙瑞金比高育良想得更深一层。到了王部长这个级别,一言一行都绝非无的放矢。他如此明显地表现出对陈峰的青睐,必然有其深意。这既可能是对陈峰能力真正的欣赏,也可能是一种更高层面的政治考量。沙瑞金甚至隐隐觉得,王部长此举,未尝没有“将”自己一军的意思——我都很看好这个年轻人了,你汉东省委,在接下来的干部使用上,总得有所表示吧?
“看来,晚上和这位老朋友的私下谈话,必须要好好探探底了。”沙瑞金在心中暗道。
处于风暴眼的陈峰,此刻心脏也在剧烈地跳动着。他能够清晰地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那些灼热、复杂、审视的目光。王部长这番话的分量,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几乎是在用部长的权威,为他未来的晋升之路,铺下了一块最坚实的基石!
他强行压下内心的激动与翻腾,迎着王部长那充满期许的目光,挺直了胸膛,用尽全身的力气,沉声回应,每一个字都如同掷地有声的承诺:
“请王部长放心!请省委放心!我陈峰,和汉东省全体公安干警,一定牢记首长嘱托,继承英模精神,恪尽职守,奋勇争先,坚决打赢扫毒专项行动这场硬仗,坚决维护汉东社会治安大局稳定,绝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和人民的期望!”
他的回答,铿锵有力,既接住了王部长的期许,也将自己放在了“全体公安干警”代表的位置上,没有显得突兀和独享荣誉,展现出了应有的格局。
王部长满意地点了点头,终于松开了手,又用力拍了拍陈峰的肩膀,这才转身,在沙瑞金和高育良的陪同下,开始视察指挥中心大厅。
接下来的视察流程,按部就班。王部长观看了指挥中心的系统演示,听取了关于近期全省治安形势的简要汇报,并与值班的干警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鼓励大家坚守岗位,履行职责。
然而,无论后面的流程如何,之前发生在门口的那一幕,已经像一颗投入水面的巨石,在汉东省公安厅,乃至整个汉东政坛,激起了巨大的、深远的涟漪。所有人的心思,都已经无法完全集中在视察本身之上了。
每一个在场的厅党委委员,都在内心重新评估着陈峰的分量和未来的格局。那些原本可能对陈峰资历尚浅有所微词,或者对其“火箭式”上升抱有看法的人,此刻都不得不慎重起来。王部长的态度,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变量。
视察结束后,王部长没有多做停留,在沙瑞金等人的陪同下离开了公安厅大楼。
送走王部长的车队,省公安厅门前的气氛瞬间变得有些微妙和复杂。各位厅领导面面相觑,一时竟有些沉默。最终还是常务副厅长孟晓军清了清嗓子,打破了僵局:
“好了,大家都回到各自岗位去吧。王部长的指示大家都听到了,我们要化关怀为动力,把各项工作,尤其是扫毒行动的准备工作,抓紧抓实!”
众人这才纷纷散去,但每个人离开时的眼神和脚步,都显得心事重重。
陈峰站在原地,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感受着那些落在他背影上的、意味各异的目光。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在汉东公安厅的位置,已经彻底改变了。他不再仅仅是一个排名靠后的党委委员、刑警总队长,他已经被王部长亲手推到了聚光灯下,推到了风口浪尖。
前途看似一片光明,但脚下的路,却也变得更加凶险和莫测。他必须更加小心,更加谨慎,每一步都不能走错。
他抬起头,望向省委大院的方向,目光深邃。晚上,沙瑞金书记和王部长的私下会谈,又会谈出什么结果呢?这或许,将直接决定他陈峰,究竟能沿着这条突然铺就的青云路,走到哪一步。
而与此同时,在返回省委招待所的考斯特上,沙瑞金和王部长并肩而坐。
沙瑞金看着窗外掠过的街景,仿佛不经意地笑着开口道:“老王啊,看来你对陈峰这个年轻人,不是一般的欣赏啊。”
王部长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闻言嘴角微微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弧度,眼睛并未睁开,只是淡淡地回应道:
“瑞金啊,汉东这盘棋,有时候,需要一些不一样的棋子,才能盘活全局。这个陈峰,是块好材料,用得好了,是一把利剑。当然,怎么用,什么时候用,还得看你这位封疆大吏的考量。”
他的话,如同雾里看花,既承认了对陈峰的看重,又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指示,将最终的决定权和随之而来的责任,巧妙地留给了沙瑞金。
沙瑞金目光闪动,没有再追问,只是心中暗道:‘好材料?利剑?老王,你把这把剑递到我手里,究竟是想让我用来披荆斩棘,还是想看看,我这握剑的手,稳不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