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备受瞩目的青春甜宠小说,晚风吹向旧枝桠,以其精彩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吸引了大量书迷的关注。作者卓卓柳柳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目前,这本小说已经连载。如果你喜欢阅读青春甜宠小说,那么这本书一定不能错过!
晚风吹向旧枝桠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日子像三中钟楼上的指针,不紧不慢地向前走着。那盆白色的薄荷幼苗,在窗台上稳稳地扎下了根,嫩绿的叶片在日复一日的阳光雨露中,渐渐舒展出更坚实的轮廓,颜色也由最初的透明嫩绿转为更深沉的翠色。
它成了一个沉默的见证。
见证着高二(三)班最后一排靠窗座位周围,那微妙而确实发生着的变化。
安东隅对白桑榆的态度,如同初春的冰面,并未完全消融,但那种尖锐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寒意,确实消退了不少。他不再将她视为一团需要彻底屏蔽的空气,而是恢复到了……嗯,用杜沐阳私下里对白桑榆挤眉弄眼的话说,“就是他对全世界其他无关人等的默认设置——礼貌且疏离。”
这“默认设置”具体表现为:
当白桑榆将批改好的物理作业发下来,不小心多放了一本在他桌上时,他不会像之前那样直接无视或冷着脸推回去,而是会等她发现拿错,自己过来取走。在她取走时,他或许会极轻地点一下头,幅度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课间,如果白桑榆忘记带水杯,需要从他身后经过去打水,他不会像受惊的含羞草般立刻缩紧身体,只是依旧看着窗外,给她留出足够的通行空间,仿佛她只是一阵无害的风。
在需要小组讨论的课堂上,当白桑榆作为组员(通常是杜沐阳强行拉拢的结果)发表看法时,他虽然依旧很少参与讨论,但不会像最初那样完全封闭听觉。偶尔,在她提出一个明显有误的观点时,他会抬起眼皮,看她一眼,那眼神平淡无波,却足以让白桑榆意识到问题,自动修正自己的说法。
这种变化细微得如同水滴石穿,但对于一直小心翼翼观察着的白桑榆来说,已经足够让她松一口气,甚至生出一点点微小的鼓舞。她不再像最初那样时刻紧绷,生怕哪个不经意的举动又会触碰到他敏感的界限。
她找到了自己的节奏。
她依旧会在他需要时,默不作声地递上一张他刚好用完的草稿纸;会在值日擦玻璃时,顺手将他窗台那盆薄荷的叶子也擦拭一下灰尘;会在食堂遇到时,隔着几张桌子,对他微微颔首,算是打招呼,从不过去同桌。
她像个耐心的园丁,照料着那盆薄荷,也照料着这段脆弱的关系,给予关注,却从不逾矩,保持着一个让安东隅感到安全的距离。
杜沐阳将这一切看在眼里,某天放学后,他勾着安东隅的肩膀,一边往校门口走,一边笑嘻嘻地说:“东隅,可以啊,现在白桑榆跟你说话,你居然不释放冷气了?进步显着!”
安东隅面无表情地拨开他的胳膊,声音没什么起伏:“她没做什么。”
“是啊,没做什么,”杜沐阳意味深长地笑,“就是把你那‘薄荷祖宗’的接班人照顾得油光水滑,顺便把你周围三米内的低气压都给驱散了不少。”
安东隅脚步不停,没接话,目光却下意识地扫过书包侧袋里那个白色的花盆轮廓。
这天下午最后一节是自习课。阳光西斜,将教室染成一片暖金色。白桑榆正埋头攻克一道数学难题,眉头紧锁。她习惯性地转着笔,笔帽一下下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细微的“哒、哒”声。
这声音并不响亮,在嘈杂的自习课背景下几乎可以忽略。但坐在她旁边的安东隅,笔尖却在纸上停顿了一下。
他抬起头,视线落在她纠结的侧脸和那支不停转动的笔上。
过了几秒,他收回目光,从自己摊开的习题册下面,抽出一张干净的草稿纸,拿起笔,快速地在上面写了几行字。然后,他将那张纸对折,没有看白桑榆,只是用指尖轻轻推到了她桌子的边缘,正好压在她正在演算的草稿纸上。
白桑榆被打断思路,愣了一下,低头看向那张突然出现的纸条。
她疑惑地打开。
上面是几行简洁利落的算式和推导过程,笔锋锐利,正是那道困扰她许久的数学题的另一种、更清晰的解法。没有署名,没有多余的话,就像他这个人一样。
白桑榆的心脏猛地跳快了一拍。她倏地转头看向安东隅。
他依旧维持着之前的姿势,垂眸看着自己的书,侧脸在夕阳下显得有些柔和,长睫在眼睑下投下安静的阴影,仿佛刚才那个小小的举动与他无关。
一股暖流猝不及防地涌上白桑榆的心头,鼻尖甚至有些发酸。她紧紧攥着那张纸条,像是攥住了什么极其珍贵的东西。
她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极轻、极快地说了一句:“……谢谢。”
声音轻得像羽毛拂过。
安东隅翻书的动作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没有回应。
但白桑榆知道,他听见了。
放学时,白桑榆收拾好东西,看着窗台上那盆长势良好的薄荷,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对正准备离开的安东隅说:“它好像长高了一点。”
这一次,安东隅的脚步没有立刻迈开。他停在原地,目光随着她的话,落在那盆翠绿的植物上,停留了大约两三秒的时间。
“嗯。”
一个极其简短的单音节,从他喉间溢出,低得几乎消散在空气里。
然后,他背起书包,像往常一样,独自离开了教室。
白桑榆站在原地,看着他消失在门口的背影,嘴角却忍不住微微翘起。一个“嗯”,比起之前彻底的沉默,已经是一个巨大的飞跃。
有限的和解,有限的靠近。
他们的关系,仿佛退潮后重新稳固的沙滩,回到了最初的、互不干扰的平行线状态。但那条线,似乎不再像以前那样冰冷和绝对了。线上,悄然生长出了一株名为“薄荷”的绿色桥梁,以及,一张写满了解题步骤的、无声的纸条。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融化也需循序渐进。白桑榆知道,急不得。能回到起点,已是万幸。而未来……谁又能断定,平行线不会有交汇的那一天呢?至少,现在,他们之间,有了一抹共同的、生机勃勃的绿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