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洪荒:石矶白骨洞内修玄功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玄幻脑洞小说,作者优英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小说的主角石矶勇敢、聪明、机智,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总字数达到228392字,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这本精彩的小说!
洪荒:石矶白骨洞内修玄功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届时汝等重聚。
“
圣踪渺渺,杳然无踪。
对此,三千大能皆觉理所当然——若他们能窥得半分圣迹,反是咄咄怪事。
…………
洪荒天地。
紫霄宫内的风云变幻,岂是太乙未成的小小石精所能知晓?
一道青光划破九霄。
石矶已疾驰四百余载。
途中屡逢险境,或力克强敌,或仓皇远遁。
幸而道心通明,每每转危为安。
又得不周山造化,法力精进,终较去时更早望见骷髅山形影。
数载光阴流转。
石矶安然归返道场。
这一路披星戴月急行,到底功成。
未见什么大罗拦路的荒唐桥段。
踏入白骨嶙峋的故地时,久违的安宁漫上心头。
归矣!
女仙展颜一笑,眉间倦色尽褪。
吞服一枚先天灵果,便卧于白玉灵榻酣然入梦。
依那异界记忆所言:
睡为不老方,眠乃养神药。
心宁梦自稳,气足神愈昭。
正当石矶神游太虚之际,三千大能相继回府。
沉寂万载的洪荒,再起波澜。
与此同时。
“木公金母”之号,渐传八荒。
毕竟这天地间,能有紫霄客那般神通者,终究寥寥。
东王公与西王母受圣人旨意执掌金册,调理阴阳,维系秩序。
诸仙闻讯后纷纷动身,或赴海外仙岛,或往西昆仑。
亦有修士留守洞府,不疾不徐。
洪荒岁月悠长。
他们选择静候良机,待时局明朗再作决断。
骷髅山漫山遍野皆是墨色。
万年古树黝黑,绽放花朵暗沉,丛生杂草如炭,厚重土壤似漆,嶙峋怪石若墨,蜿蜒溪流染黛,寒潭泉水深沉。
山中阴兽亦多被夜色笼罩。
唯白骨洞周遭景象殊异。
洞外雪色皑皑。
水晶花莹洁透亮,绵延数里;鬼面桃纯白如雪,枝繁叶茂。
更有诸多骨白色阴属奇花竞放,点缀山间。
洞内却见斑斓七彩。
瑶草灵花丛生,仙芝异药遍地。
一株参天梧桐如火般绚烂夺目。
虽皆生机盎然,一门之隔却判若两界。
一者冷寂幽暗,一者炽盛蓬勃。
白骨洞中。
青衣女仙自沉眠苏醒。
舒展腰肢,以先天灵水净面,石矶顿觉神思澄明。
推演天机,方知已酣睡三载。
所幸此行收获远超预期。
念及不周山之行的丰厚所得,这位山主唇畔泛起笑意。
芭蕉扇、黄泉图!
件件皆是稀世重宝。
此等机缘若传扬出去,纵是大罗金仙亦要动心。
尤令她欣悦的是,前世记忆中从未获取此二物。
唯有太阿剑与八宝云光帕相伴。
此番变数昭示天机可改。
只要持重而行,未必不能逆天改命。
“娘娘醒来了!”
“娘娘尝尝新摘的灵果!”
青衣仙子步出洞府。
正在桃树下嬉戏的童子雀跃相迎。
围绕石矶撒娇问暖。
魔丸与座敷真心欢喜。
他们守候仙山千年。
除却梧桐树上常驻的青鸾,唯有彼此相伴。
日夜期盼娘娘归来。
三年前终得相见。
未料又候三载。
今朝醒来,童子们尽情倾诉思念。
石矶同样心怀激荡。
在她眼中,二童犹如至亲。
为她守护道场,料理琐事。
相伴半月尽兴游玩后,青衣仙人重归清冷。
洪荒弱肉强食的法则,令她不敢懈怠。
忧患催人奋进,安乐致人沉沦。
强者愈强,弱者恒弱。
这穿越者记忆中的至理,她反复揣摩,铭记于心。
叮嘱童子勤修功课后,望了眼梧桐树上的青鸾,女仙再度闭关。
大道至上!
修行始终为根本。
**一**
石矶的心里如明镜般透亮。
她没有急着去碰那件先天灵宝,而是选择先磨砺自身修为。
静室内,她盘膝而坐,气息沉凝。
葵水晶在掌心流转,逐渐与身躯相融。
玄天宝瓶高悬头顶,瓶口倾泻出磅礴本源之力——那是两千年来陨落于她手中的强者精华,经《玄天功》炼化返源而成。
血肉生辉,骨骼淬炼,法力翻涌如潮。
外界的纷扰被彻底隔绝,骷髅山中唯有几名化形生灵默默修行,彼此扶持。
光阴流逝,石矶全然不觉。
**二**
西昆仑,万峰叠翠,灵雾缭绕。
奇花竞放,灵根错落,瑶草铺就的仙土间,琼楼玉宇若隐若现。
此处乃西王母道场,洪荒女仙皆俯首之地。
琼华宫内,西王母望着阶下三只青鸾,笑意浅淡。
太乙金仙修为,更曾执掌凤凰族事务——此等助力,正解她燃眉之急。
自登女仙之首五百余载,琐事缠身,修行荒废。
往日独居清净,未收门徒,而今终得良才。
四百载考察,三青鸾将诸事料理得井井有条。
西王母轻挥云袖,定下规矩:
「金仙以下,亲至昆仑朝觐;金仙者,遣使造册;太乙境,尔等亲往。
」
至于大罗?她从未奢望约束。
权势终是虚妄,唯有大道永恒。
叮嘱罢,她闭入死关。
圣人所授之道,已耽搁太久。
**三**
白骨洞中,青衣女仙睁眼的刹那,地脉阴气轰然暴起!
千年枯坐,先天水气已成江海之势,在她周身奔涌咆哮。
恐怖威压席卷洞府,仿佛连山岳亦为之战栗。
岁月流转十载,她眼眸轻启,眸光清澈如泉,笑颜似寒冰初融,明媚动人。
千年修行终有果,她成功凝练第二道太乙真气,修为更进一步。
**春风轻柔,掠过幽谷,漫过山峦。
即便是阴煞弥漫的骷髅山,也在春意浸染下焕发一丝生机。
正如石矶此刻的心境。
道行精进,仙途欣然。
多年谋划勤修,所求不过心中大道。
更何况,实力愈强,方能在这洪荒天地间从容应对万般劫难。
魔丸与座敷整日跟随身侧,石矶亦不驱赶。
毕竟她常年闭关,能陪伴二童的时光实在稀少。
所幸两童子未曾懈怠,座敷已入真仙境,魔丸更是臻至真仙后期。
青鸾也为石矶突破而欣喜。
树大自有荫庇。
她与娘娘休戚与共,主人道行越高,她所得益处便愈多。
梧桐枝头传来清越啼鸣,欢快歌声荡开山间沉闷,连素来嫌其吵闹的魔丸与座敷,此刻亦觉顺耳许多。
石矶忽有所感,翻掌现出一截森白蛟骨。
金仙遗骨在她袖中化作一支莹白玉笛。
青衣仙子执笛轻吹,曲声幽远奇诡。
时而缓如溪流,时而急若骤雨;时而激越似惊涛,时而低回如叹息。
起伏的音律间,恍若春临大地,万物复苏——既可抚慰生灵心绪,亦可安度亡魂执念。
源自异世记忆的万千曲谱中,《安魂曲》最得她心。
初时不谙音律,经年揣摩下,终踏入此道门槛。
笛声一起,万籁俱寂。
青鸾灵犀顿生,止住鸣唱振翅盘旋,随韵律翩跹作舞。
整座骷髅山宁定如渊,唯有笛音流转。
山中生灵俱皆屏息聆听,魔丸与座敷面露怡然之色。
光阴随曲调迤逦,浓稠阴气聚散无常,时而化云,时而凝树,时而散作无声之风。
渐有莹莹灵光自山间浮起,初时零星,继而如星河倒悬——每一点皆是蒙昧阴灵。
这绝阴之地在无有幽冥的洪荒中,本就是亡魂天然的归宿。
只是仙山有灵,未遇命主前,仅容金仙之下阴灵栖身。
其中多殒于远古劫数,受劫气侵蚀而灵智混沌,纵依托此山存世,也已残缺不全。
本该在千万年后悄然溃散,重归阴脉滋养山川。
此时却被这穿越幽冥的笛音唤醒,自永暗中显形。
悠扬的笛声涤荡劫气。
消散已久的灵智重新回归。
骷髅山上,无言的聆听者沉浸在这安抚灵魂的旋律中。
余音袅袅。
不绝如缕。
听者神情恬静。
奏者玄境深深。
……
时光流转,道韵渐隐。
白骨洞前,石矶睁眼,眸中神光湛然。
洪荒天地,境界分明。
金仙第一关。
太乙第二重。
大罗第三境。
每步相隔,如隔山海。
当年金仙证道时,她便悟得本心。
先天顽石与至阴之气相生,注定要走大地与幽冥之路。
两条大道为主,诸道为辅,终成金仙道果。
太乙之路,在于入道。
三千大道,殊途同归。
但能真正找到方向者寥寥。
大多太乙不过循规蹈矩凝聚五气,终其一生难窥大罗。
唯有明确道路者,方称半步大能。
巫妖量劫中,皆是中流砥柱。
自得异世记忆,知幽冥存在,石矶便寻觅己道。
黄泉图认主后,更确信幽冥即归途。
却总觉得欠缺契机。
今日闻鸟语,聆仙音,忽有顿悟。
亡灵大道!
大地与幽冥交织,生死轮回相融。
此刻道心透彻。
肉身法力暴涨之际,太乙道果终成。
自此大道可期。
“谢娘娘慈悲!”
百万阴灵伏拜,满目虔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