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小说暴虐刘备推荐大家阅读,本小说主角是郑易曹操,主要讲述了:“直接去德白楼吃不就得了,老想打我那些好东西的主意。”德白楼是曹操和郑易在陈留城合开的酒楼。里面的菜品皆出自郑易传授,深得百姓喜爱。曹操搓着手说:“德白楼虽好,可比不上你的那些宝贝。”话音未落,张飞和…
《暴虐刘备》免费试读第50章 贾诩,此人如何?
“直接去德白楼吃不就得了,老想打我那些好东西的主意。”
德白楼是曹操和郑易在陈留城合开的酒楼。
里面的菜品皆出自郑易传授,深得百姓喜爱。
曹操搓着手说:
“德白楼虽好,可比不上你的那些宝贝。”
话音未落,张飞和夏侯渊押着一名士兵走来。
“主公,我们在董卓军中发现了一名潜伏者。”
……
陈留的议政厅内,曹操饶有兴趣地注视着张飞提及的可疑人物。此人面不改色,眼神炯炯,全然没有一般间谍的狡黠之态。
“翼德,你是不是搞错了?”曹操疑虑道。
“不,主公,他自己承认曾经为董卓效劳。”
张飞摇头否定,语气坚定。
曹操的兴趣愈发浓厚,一个在董卓麾下效力的人跑到他的曹营充作普通兵卒,背后必有隐情。
“怎么回事,详细说说。”他吩咐道。
夏侯渊站出来,向曹操详述经过:“主公,这家伙在帮工的日子里,竟试图偷村民的衣服,意图伪装逃走。结果被翼德碰见,翼德认出了他,所以把他抓住。”
张飞接着补充:“这家伙平日训练时总是拖后腿,就连野外拉练这种基本训练都完成不好,所以我对他印象深刻。”
“我抓住他后,用鸡毛挠他脚心,他就全招了。他说他过去为董卓做事,但因觉得董卓非明主,便混入我们曹营。原本打算冒充士兵随曹营抵达陈留后再逃走,却不料被直接投入训练。他说那种严酷的训练他无法忍受,所以想要逃跑。”
“但我总觉得这家伙的说辞可疑,说不定真是董卓派来的奸细,毕竟主公您可是董卓眼中的刺。”
“卧槽,我都说了我不是奸细,我不是奸细,你这大块头就不能别乱猜吗?”
那人高声抗议,脸上交织着无奈与愤怒。
曹操听罢,觉得此事颇有深意。
董卓恨他,派遣奸细混入曹营也在情理之中。
即便眼前这位看似无害,或许是伪装得太好也未可知。
他望向所谓的“奸细“,问道:“说吧,你是谁,做什么的,来我曹营有何目的。如若不说实话,你应该知道我们曹营的手段。”
郑易为了锻炼士兵,发明了不少方法,鸡毛挠脚心只是其中一项。
“我叫贾诩,字文和,本是董卓的手下。得知他打算火烧洛阳后,我认为他太过残忍,于是逃离,混入曹营,希望能随着曹营离开。剩下的事正如我告诉张飞将军的那样。”
那“奸细“回忆起被张飞用鸡毛挠脚底的情景,恐慌地回应。
“贾诩……”
曹操在记忆中搜寻这个名字,他确实让人调查过董卓的势力,似乎确有一位名叫贾诩的谋士,不过能力似乎并不突出,提出的建议也多为空谈。
“看来的确有你这么个人,既然你因为认为董卓暴虐,所以……”
曹操的话还未说完,郑易不屑的声音插了进来:“胡扯,这家伙纯粹是怕死才逃的。”
郑易的目光中满是轻蔑,直视着贾诩。
贾诩,被誉为三国时期的第一谋士,甚至有人称其为毒士。
只因他的计谋鲜为人知,故名声稍逊于诸葛亮等显赫人物。
固然有些赞誉带有夸大,但也的确反映出贾诩的智略超群。
然而,在郑易看来,贾诩更像是一位贪生怕死的谋士,这一点从他的言行和策略中显露无遗。
他的性格,宁愿牺牲他人,也要保全自身。
举个例子,宛城之战后,贾诩劝说张绣向曹操投降。
在此之前,张绣曾背叛过曹操,还在宛城一战中杀死了曹操爱将典韦和心爱之子曹昂,这无疑是深仇大恨。
然而,贾诩竟然建议张绣投降,还断言曹操此刻急需声望,必会宽恕过往。
于是张绣顺从了,投降了曹操。
贾诩真的不了解曹操的本性吗?
他清楚得很,但他这样劝张绣,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安逸,只想找个地方安享晚年。
毕竟在投奔曹操之前,贾诩的生活动荡不定,没有安稳之地。
曹操那时已显霸主之姿,正适合他颐养天年。
然而,贾诩对张绣的生死毫不关心。
后来,张绣的确莫名地死了。
史书上记载: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疑,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
这无异于苟且偷生的作风。
所以,贾诩当初离开董卓,恐怕也是因为恐惧引来灾祸,意图借曹营逃命。
然而,他未能逃脱,反被张飞擒获,真是可悲可叹。
“哦,太白,你认识此人?”曹操好奇地问。
郑易似乎对谁都有了解,之前的徐庶也是如此。
紧接着,曹操意识到,凡是郑易认识的人,必定都是杰出之辈。
那么,这个贾诩想必也是个厉害角色。
曹操看向贾诩的目光瞬间炽热,他向来钟爱人才。
贾诩同样疑惑地看着郑易。从郑易的装束就能看出他是曹营的智囊,只是不明白郑易是如何得知他因惧死而离开董卓的。
此时,他又感受到曹操锐利的目光,心头一紧,曹操莫不是对他有了不好的念头。
“了解,贾诩,贾文和,智计超群,熟谙兵法,擅长毒计,与李儒并称毒士。”
“但他极度惜命,为了生存,时常选择忍辱负重。“
“想来他是害怕留在董卓身边会引火上身,才会选择逃跑。”
“只要能活着,他不在乎辅佐的对象是谁。”
“怎么说呢,金银珠宝他不感兴趣,唯独生命,他格外珍视。”
郑易的最后一句话,也是在暗暗提醒曹操……
他深知,曹操一旦领略到贾诩的才智,必然心生觊觎,因此决定将获取贾诩的方法和盘托出。
若无法得到,狠下杀手也并非不可能之举。
麾下谋士如云,曹操未必非要贾诩不可。
若是李儒或郑易,面对如此之辈,早已挥刀相向,绝不手软。
然而贾诩不同,他的本性尚未恶劣到极致,只是在人情世故中过于圆滑。
只要握住了他的软肋,仍有机会加以利用……
小说《暴虐刘备》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