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沉寂古井是一本让人欲罢不能的悬疑灵异小说,作者一头小香猪以其独特的文笔和丰富的想象力,为读者们带来了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小说的主角李望舒勇敢、聪明、机智,深受读者们的喜爱。目前,这本小说总字数达到130820字,喜欢阅读的你,千万不要错过这本精彩的小说!
沉寂古井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坑洞口,那粘稠的、尚带余温的血液,如同一条暗红色的小蛇,蜿蜒渗入泥土,也渗进了李望舒几乎被仇恨和绝望冻僵的心脏。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铁锈味,混合着李耍儿身上那特有的、廉价油彩和汗渍的气息,构成一幅残酷而悲壮的画面。
李望舒趴在冰冷的洞壁上,指尖深深抠进湿泥里,身体因为极力压抑的悲愤而微微颤抖。那个总是涂着夸张油彩、唱着荒诞曲调、行为疯癫滑稽的丑角,那个他一度怀疑、警惕的陌生人,最后却用最决绝的方式,为他这所谓的“主菜”,挡下了致命的追兵。
“肉渣”……李耍儿曾这样自嘲。可他最后的行为,远比那些戴着空白面具、失去自我的“空面”,甚至比那些高高在上、操控命运的族老,更像一个……“人”。
一种沉重的、名为“亏欠”的枷锁,重重地套在了李望舒的脖颈上。这感觉甚至暂时压过了对李老栓的恨意。他欠李耍儿一条命。这份血色的羁绊,让他无法再仅仅将李耍儿视为一个提供线索的NPC,一个疯癫的丑角。这是一个因为他而牺牲的、有血有肉的人。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悲伤和愤怒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他步李耍儿的后尘。他必须活下去,带着李耍儿这份用生命换来的机会,揭开真相,终结这场持续了不知多少代的噩梦。
他小心翼翼地探出头,观察外面的情况。
荒坟地重归死寂。月光黯淡,照在那些高低起伏的坟包上,投下幢幢鬼影。那只从坟中坐起的无声男孩骸骨,不知何时已经重新倒伏下去,半掩在泥土中,只留下一个人形的凹痕和那角刺眼的灰色布料。围堵的“空面”们也消失了,仿佛从未出现过。
但李望舒知道,危机只是暂时潜伏。李老栓绝不会放过他。
他必须立刻离开这里。老宅不能回,地窖已暴露,祠堂是龙潭虎穴……他需要一个绝对安全,至少是暂时安全的藏身之处,并且要尽快找到关于“朔月之夜”和“守井人”的更多信息。
他爬出坑洞,脚下踩到了尚未完全凝固的血泊,滑腻的触感让他胃部一阵翻搅。他蹲下身,借着微弱的月光,最后看了一眼李耍儿牺牲的地方,那里只剩下一片狼藉的挣扎痕迹和一大滩暗红色的血迹。
“我会替你报仇的。”他在心中默念,声音嘶哑却坚定。
然后,他站起身,目光投向村子更深处,那片与后山接壤的、更加荒凉未知的区域。李耍儿之前提到过“守井人”,那张神秘纸条也提到了“守”字落款。如果祠堂和井口都被李老栓控制,那么唯一可能留存着不同记载和对抗方法的,或许就是那些早已被边缘化、甚至可能被灭口的“守井人”后裔或者遗物。
他记得李耍儿带他穿行巷道时,似乎有意无意地避开了靠近后山的某个方向,那里好像有一片完全废弃、连废墟都算不上的区域。
或许,那里就是他的下一个目标。
他不再犹豫,利用荒坟和夜色的掩护,如同幽灵般朝着记忆中的方向潜行。这一次,他更加小心,不仅提防着“空面”和怪物,也将自己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做到了极致。李耍儿的死,像一盆冰水浇醒了他,让他真正意识到这个村庄的残酷和自身处境的危险。
在穿过一片几乎被藤蔓完全吞噬的残垣时,他脚下突然踢到了某个硬物。他警惕地蹲下,拨开杂草和藤蔓,发现那是一块半埋入土的、残破的石碑。石碑上刻着的字迹大部分已经风化模糊,但他勉强能辨认出几个字:
“……守井……李氏……忤逆……逐……”
守井李氏!忤逆被逐!
果然!“守井人”一脉确实存在过,而且因为“忤逆”(很可能是不赞同持续献祭)而被驱逐出了村子的核心圈!这块石碑,或许就是当年立下的界碑?
这让他精神一振。继续向前摸索,果然发现了一些人类生活过的痕迹——几处几乎完全坍塌的地基,一些散落的、粗糙的陶器碎片,以及……一个被杂草掩盖了一半的、通往地下的狭窄入口。
这个入口比地窖那个更隐蔽,更像是一个刻意挖掘的、用于躲藏或储存的隐秘地穴。
李望舒心中一动。他仔细检查了周围,确认没有近期活动的痕迹,然后小心翼翼地清理开入口的杂草,侧身钻了进去。
地穴不大,里面充满了尘土和沉闷的空气。借着手电光,他看到里面堆放着一些早已腐朽的农具、几个空了的陶罐,以及……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长条形的物件。
他心跳加速,上前小心翼翼地解开油布。里面包裹着的,竟然是几卷保存相对完好的竹简!以及一本纸质已经发黄变脆、用针线装订的册子!
竹简上的字迹古朴,记载的似乎是李家坳早期的历史和关于古井的记载。他快速浏览,上面提到了“寂”的初次显现,提到了早期“守井人”的职责是“观察”和“封印”,而非“献祭”!直到某一代族长,认为“封印”无法持久,开始尝试与“寂”沟通,并逐渐演变成了后来的献祭体系!“守井人”一脉因强烈反对而被污蔑为“忤逆”,遭到清洗和流放!
真相果然被篡改了!
他强压激动,又拿起那本册子。册子的字迹更加近代,像是一个人的日记或研究记录。开篇就写道:
“余,守井人李戍之孙,李墨。祖辈遗命,不敢或忘。然族权倾轧,正道不存,吾之一脉,仅余吾一人,藏匿于此,记录真相,以待后来者……”
守井人后裔李墨!他果然留下了东西!
李望舒如获至宝,迫不及待地翻阅下去。册子里详细记录了李墨对“寂”的研究,对献祭体系的批判,以及他通过各种方式(包括观察、推算和冒险探查)得到的信息:
· “朔月之夜”,是“寂”与现世联系最弱,但其本能吞噬欲望最强的时刻,也是李老栓他们进行“饲寂”仪式的唯一窗口。
· “鬼听”之血,是引动“寂”并完成“饲寂”的关键媒介,但同样,也可能成为反向冲击“寂”本体的“毒药”,关键在于“血中之念”——即“真心之血”与“诅咒之血”的区别。
· “寂语铃”确为古代守井人传承之物,原名“镇魂铃”,需以守护执念之血驱动,可发“安魂”或“破妄”之音,专克邪祟,但对“寂”之本体的直接伤害有限,其主要作用在于“定”和“护”。
· 册子最后提到,李墨曾尝试在一次“朔月之夜”独自深入井底,试图寻找彻底封印“寂”的方法,但最终失败,重伤逃回后不久便郁郁而终。他在临终前留下猜测:井底可能存在一个“寂核”,那是“寂”的本体核心,也是其最脆弱的地方,但靠近它极度危险,需要特定的方法和时机。
大量的信息涌入脑海,让李望舒对整体的局势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的背后,站着那些被历史埋没的、坚持正道的“守井人”的意志!
他小心翼翼地将竹简和册子重新包好,贴身收藏。这些都是无价之宝,是指引他前路的明灯。
就在他准备离开地穴,根据新得到的信息重新规划行动时,地穴入口处,突然传来了一声极其轻微的、仿佛叹息般的声响。
不是风!是人的声音!
李望舒浑身汗毛倒竖,猛地关掉手电,握紧“寂语铃”,屏住呼吸贴在地穴土壁上。
难道……这里还有别人?还是……李老栓的人找到了这里?
地穴内,再次陷入了令人窒息的黑暗和寂静。只有他自己狂跳的心声,在无声地诉说着紧张与不安。刚刚找到的希望之火,似乎又被突如其来的危机阴影所笼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