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由著名作家“百抽五命卡提”编写的《无限只有亿亿个剧本》,小说主人公是林默,喜欢看悬疑灵异类型小说的书友不要错过,无限只有亿亿个剧本小说已经写了129024字。
无限只有亿亿个剧本小说章节免费试读
过渡章节
林默在工作室修复一尊北魏石佛头像时,指尖触到了一道极细的裂痕。
裂痕里嵌着一丝暗红色的粉末,与血色古宅青石板上的血迹成分一模一样。他用棉签轻轻擦拭,粉末却像活物般钻进了指尖,顺着血管游走,最终汇聚在手腕处——那里,早已淡化的怨灵核心符文印记突然亮起,不是之前的红光或白光,而是一种冰冷的、类似舞台灯光的暖黄色。
【轮回剧本加载中……】
【剧本名称:《古宅秘事·终章复刻》】
【剧本类型:沉浸式复刻(基于你过往副本记忆重构)】
【剧本规则:1. 所有玩家将获得预设角色卡,角色行为必须符合人设,偏离人设将触发“剧本惩罚”(认知剥离);2. 任务目标:找到古宅“真正的镇宅之宝”,但剧本中所有标注“镇宅之宝”的物品均为陷阱;3. 玩家之间可互相攻击、欺骗,无任何道德约束;4. 剧本结局由玩家的“人设完成度”和“真相破解度”共同决定,单一维度满分即判定为“剧本失败”】
【随机角色分配:你获得角色「古董商·林默」,人设:贪婪、多疑、精通古董鉴定,隐藏目标:独吞镇宅之宝】
【随机队友匹配完成:3人(角色信息将在进入剧本后解锁)】
【传送倒计时:10,9,8……】
林默没有挣扎。暗红色粉末带来的传送感比之前任何一次都更“真实”——有风声掠过耳畔,有古宅特有的霉味钻进鼻腔,甚至能感受到青石板路的冰凉触感。当视野清晰时,他正站在血色古宅的庭院里,身上的衣服变成了一件绸缎马褂,口袋里揣着一张泛黄的“角色卡”,上面除了人设描述,还标注着一行小字:“警惕穿蓝布衫的书生,他的话半真半假;提防戴银镯的女人,她的眼泪是毒药;远离持罗盘的道士,他的罗盘指向死亡。”
庭院里已经站着三个人,与角色卡描述一一对应:
– 穿蓝布衫的书生,面容清瘦,手里拿着一本线装书,眼神里带着刻意的怯懦,角色卡标注「书生·温然」,人设:博学、胆小、知晓部分古宅秘闻;
– 戴银镯的女人,穿着民国旗袍,眼角泛红,手里攥着一方手帕,角色卡标注「寡妇·沈玉」,人设:柔弱、悲情、丈夫死于古宅探险;
– 持罗盘的道士,身着青色道袍,须发皆白,罗盘指针疯狂转动,角色卡标注「道士·玄清」,人设:正直、懂术法、受雇前来镇邪。
“诸位,”道士玄清率先开口,声音洪亮,符合“正直道士”的人设,“贫道受雇而来,只为镇住古宅怨灵,找到镇宅之宝归还给官府,绝无半分私念。”
寡妇沈玉立刻抹起了眼泪,声音哽咽:“我丈夫就是为了找这镇宅之宝,才命丧于此,我只求能找到他的尸骨,别无他求。”
书生温然缩了缩脖子,怯生生地说:“我……我是来查古籍的,听说这古宅藏着失传的兵法,与镇宅之宝无关,你们放心,我绝不争抢。”
三人的发言完美契合人设,却让林默心中警铃大作。根据剧本规则,“人设”是枷锁,而“隐藏目标”才是核心——但如果所有人都在伪装人设,那么“隐藏目标”也可能是陷阱。
他按照「贪婪古董商」的人设,搓了搓手,露出贪婪的笑容:“什么怨灵、尸骨、兵法,都不如镇宅之宝值钱!这古宅里的宝贝,谁找到就是谁的,可别想独吞!”
说完,他故意瞟了一眼玄清手中的罗盘,按照角色卡提示“远离持罗盘的道士”,却刻意靠近了沈玉,做出垂涎她首饰的模样:“沈夫人,你这银镯倒是个好物件,不如……”
“放肆!”玄清立刻呵斥,符合“正直”人设,“林老板怎可如此轻薄妇人!”
沈玉吓得后退一步,眼泪掉得更凶,银镯在阳光下反射出一道刺眼的光,林默敏锐地注意到,镯身上刻着与青铜镜相似的云雷纹——这不是民国首饰该有的工艺。
四人走进正屋,与记忆中不同,客厅的壁画没有血腥祭祀场景,而是绘着一幅“藏宝图”,箭头指向二楼西侧的房间。玄清立刻说道:“看来镇宅之宝就在二楼,我们即刻前往!”
温然连忙拦住:“不可!古籍记载,二楼西侧是怨灵巢穴,进去必死无疑!我知道一条密道,可以绕到房间背后,避开怨灵。”
沈玉立刻附和:“温公子说得对,我丈夫当年就是从密道进去的,虽然没能出来,但至少避开了正面的怨灵!”
林默看着两人一唱一和,心中冷笑。根据剧本规则,“所有标注镇宅之宝的物品均为陷阱”,而壁画作为最明显的“线索”,指向的必然是死路。但温然提出的“密道”,看似是捷径,实则可能是另一个陷阱——角色卡提示“书生的话半真半假”,“半真”是密道存在,“半假”是密道的终点并非安全。
“密道在哪?”林默故意表现得急切,符合“贪婪”人设,“只要能找到宝贝,什么怨灵我都不怕!”
温然带着众人走到客厅角落的书架前,拉动第三排最右侧的一本书,书架缓缓移开,露出一条黑漆漆的密道。玄清掏出符箓:“我走前面开路,林老板断后,保护沈夫人。”
林默假意答应,却在进入密道前,悄悄用指甲刮下了书架上的一块木屑——木屑的湿度与古宅的干燥环境不符,显然是近期被移动过,而且木屑里混着一丝暗红色粉末,与触发传送的粉末同源。
密道狭窄,只能容一人通过。玄清走在最前面,罗盘指针始终指向密道深处,嘴里念念有词;沈玉跟在中间,时不时抽泣几声,银镯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温然走在沈玉身后,手里的线装书始终没有合上;林默断后,指尖摩挲着口袋里的木屑,大脑飞速运转:
1. 剧本是“基于过往记忆重构”,但细节被篡改(壁画变藏宝图、密道出现),说明“记忆”依然是被操控的工具;
2. 角色卡的“提示”看似是帮助,实则是引导玩家互相猜忌,比如“提防沈玉的眼泪”,可能是在暗示眼泪有问题,但也可能是在转移注意力,忽略银镯的异常;
3. 剧本规则的核心悖论:必须符合人设才能避免惩罚,但人设的目标(如林默的“独吞宝贝”)与“破解真相”相悖,而单一维度满分即失败,意味着必须在“符合人设”和“破解真相”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
密道尽头是一扇石门,门上刻着一行字:“欲得镇宅宝,先过三关考”。玄清用罗盘对准石门,指针停止转动,指向门上的三个凹槽:“看来需要找到三样东西,嵌入凹槽才能开门。”
凹槽的形状分别是:罗盘、书本、银镯——正好对应三人手中的物品。
“这就对了!”玄清面露喜色,“看来天意如此,我们三人的物品正是开门的钥匙!”
温然也松了口气:“太好了,这样就能避开怨灵,找到镇宅之宝了。”
沈玉擦了擦眼泪:“希望能找到我丈夫的尸骨……”
三人都看向林默,显然在等待他的反应——按照“贪婪古董商”的人设,他此刻应该反对分享功劳,或者试图抢夺钥匙。
林默立刻表演起来,上前一步挡住石门:“不行!这钥匙是你们的,但宝贝找到了,必须分我一半!否则我就堵在这里,谁也别想进去!”
这既符合“贪婪”人设,又没有阻止开门,完美平衡了“人设完成度”和“真相破解度”。
玄清皱眉:“林老板怎能如此贪婪!也罢,只要能镇住怨灵,分你一半便是。”
三人依次将罗盘、书本、银镯嵌入凹槽。石门发出“咔哒”一声,缓缓打开。门后是一个宽敞的房间,房间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一个锦盒,锦盒上写着“镇宅之宝”四个大字——显然是剧本设定的陷阱。
玄清快步走上前,打开锦盒,里面放着一枚与林默修复过的一模一样的清代罗盘。“果然是它!”玄清面露狂喜,伸手去拿罗盘。
“不要碰!”林默突然大喊,故意用“贪婪”的语气掩饰真实意图,“这宝贝是我先看到的,该归我!”
他冲上前,假装要抢夺罗盘,实则用手肘撞向玄清的手腕。玄清下意识缩回手,罗盘掉在石台上,发出“叮”的一声脆响——不是金属碰撞声,而是陶瓷破碎的声音。
罗盘摔在地上,瞬间碎裂,露出里面的真面目:一块普通的陶土,里面藏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第一关:识破虚假道具,恭喜你通过。”
玄清、温然、沈玉的脸色同时变了,显然没料到陷阱会如此明显。林默心中了然:第一关的核心不是“不碰陷阱”,而是“在符合人设的前提下,识破陷阱”——如果他直接阻止,就违背了“贪婪”人设,会触发惩罚;如果他抢夺后再识破,既符合人设,又完成了破解。
“这……这是假的?”温然的怯懦人设出现了破绽,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和警惕。
沈玉的眼泪也停了,下意识摸了摸手腕上的银镯,显然在担心自己的物品也是假的。
玄清的脸色铁青,强装镇定:“看来古宅的机关果然阴险,我们继续找!”
房间的另一侧还有一扇门,门上刻着第二关的提示:“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真假皆在一念间”。
打开门,是一个圆形房间,墙壁上有三个 alcove(壁龛),每个壁龛里都放着一个物品,旁边有一行描述:
1. 壁龛1:青铜镜,描述“映照真我,破除虚妄”;
2. 壁龛2:线装书,描述“记载真相,揭示过往”;
3. 壁龛3:银镯,描述“寄托哀思,唤醒怨灵”。
同时,房间中央的石桌上,放着一张纸条:“第二关:选择一件物品,说服另外三人相信它是‘真·镇宅之宝’,但所选物品必须是假的;若选择真物品,或无法说服他人,判定失败。”
又是一个逻辑悖论:必须选假物品,还要让别人相信是真的;而“说服”的过程,又必须符合自己的人设。
玄清率先开口,符合“正直道士”人设:“贫道认为,青铜镜是真的。道家讲究‘明镜止水’,此镜能映照真我,破除虚妄,正是镇宅之宝的特质!”
沈玉立刻附和,符合“柔弱寡妇”人设:“我也觉得青铜镜是真的。我丈夫生前就喜欢收藏铜镜,说能辟邪,这面镜子一定能帮我找到他的尸骨……”
温然犹豫了一下,符合“胆小书生”人设:“我……我觉得线装书是真的。古籍记载,镇宅之宝往往是蕴含智慧的物件,书本才是最有可能的……”
三人的发言都符合人设,但都在刻意引导林默选择错误的物品。林默知道,这三个物品都是假的(剧本规则:标注镇宅之宝的均为陷阱),但他必须选择一个,并用符合“贪婪古董商”的方式说服众人。
他走到壁龛3前,拿起银镯,故意露出垂涎的神色:“你们都错了!这银镯才是真的!你们看这工艺,这包浆,一看就是宫廷御制,比那破镜子、旧书值钱多了!而且沈夫人,你丈夫的尸骨找不到,说不定就是因为这银镯在作祟——它寄托了你的哀思,变成了怨灵的载体,只要我把它拿走,怨灵自然消散,你也能找到丈夫的尸骨,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番话既符合“贪婪”(看重价值),又符合“多疑”(质疑其他物品),还巧妙地利用了沈玉的“悲情”人设,让她无法反驳。
沈玉的脸色变了变,显然被说动了:“林老板说得……好像有道理?”
玄清皱眉:“一派胡言!银镯怎会是镇宅之宝?”
林默立刻反驳,语气贪婪而笃定:“道士你懂什么!镇宅之宝不一定是法器,值钱的宝贝才能镇住财气!这银镯一看就价值连城,肯定是古宅主人的传家之宝,也就是真正的镇宅之宝!你们要是不信,我现在就带着银镯走,看看怨灵会不会追出来!”
他故意做出要走的样子,符合“贪婪”人设的冲动。温然连忙拦住:“林老板别冲动!我们再商量商量……我觉得你说得也有道理,银镯确实看起来很贵重……”
玄清见两人都被说服,脸色更加难看,但也无法反驳——按照他“正直”的人设,不能强行抢夺,只能讲道理,而林默的理由虽然荒谬,却完全符合“古董商”的逻辑。
“好!”玄清最终妥协,“就依你,银镯是真的镇宅之宝。但你必须答应,找到后要分一半给沈夫人,以慰她丈夫在天之灵。”
林默立刻答应:“没问题!只要是宝贝,分她一半又何妨!”
就在这时,房间中央的石桌裂开,露出第三关的提示:“第三关:找出隐藏在玩家中的‘剧本编剧’,他的人设是假的,真实身份是操控剧本的人;找到他,剧本即可破解;若找不到,将永远困在剧本循环中。”
反转突生——林默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剧本编剧”不是别人,而是他自己!因为剧本是“基于他的记忆重构”,而“人设”是他过往认知的投射。但这个念头刚出现,就被他否定了——剧本规则的核心是“逻辑悖论”,如果编剧是自己,那么“找到编剧”就是“找到自己”,这又是一个自我循环的陷阱。
他看向另外三人,突然注意到一个细节:玄清的道袍袖口,有一个极小的针孔,像是微型摄像头;温然的线装书,书页边缘有明显的撕痕,像是被人替换过内容;沈玉的银镯,在刚才的争执中,被他碰到过,触感冰冷,与之前的青铜镜一样,带着玻璃般的质感。
更关键的是,三人的人设都有“破绽”:
– 玄清的“正直”是假的,他急于找到镇宅之宝,并非为了官府,而是为了私吞;
– 温然的“胆小”是假的,他的眼神里藏着算计,线装书里很可能藏着真正的线索;
– 沈玉的“悲情”是假的,她的眼泪没有温度,银镯上的云雷纹,与认知囚笼里的符号一致。
但这些破绽都太明显了,显然是剧本故意留下的。林默突然意识到,“剧本编剧”不是某一个人,而是“人设本身”——所有玩家的人设,都是编剧的一部分,而“找到编剧”,就是打破人设的束缚。
他突然不再伪装“贪婪古董商”,脸上的贪婪笑容消失,眼神变得平静而锐利:“第三关的答案,不是你们中的任何一个。编剧,就是我们每个人身上的‘人设’。”
玄清、温然、沈玉的脸色同时大变,身体开始轻微扭曲,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
“剧本规则说,偏离人设将触发认知剥离,但它没说,彻底打破人设会怎么样。”林默走到房间中央,“你们的人设都是基于我的记忆碎片构建的:玄清是‘正直’的投射,温然是‘博学’的投射,沈玉是‘悲情’的投射,而我是‘贪婪’的投射。所谓的剧本,就是我的认知再次自我构建的囚笼。”
他拿起石桌上的纸条,撕得粉碎:“第三关的真正答案,是承认人设的虚假,打破认知的束缚。”
随着纸条被撕碎,房间开始剧烈晃动,墙壁上的壁龛纷纷倒塌,三人的身影变得透明,最终化作三道光束,融入林默的身体。房间中央的地面裂开,露出一个锦盒,里面没有罗盘,没有宝贝,只有一张纸条:
【剧本破解成功!你打破了人设枷锁,识破了“记忆重构”的本质。】
【奖励:解锁“剧本编辑权”——可在后续轮回剧本中,修改自己的人设和部分剧情规则。】
【提示:这只是轮回世界的“新手剧本”,真正的剧本工厂,藏在“剧本编辑者”的维度,那里的剧本,由无数玩家的记忆和认知共同构建,而“编辑者”,正是被筛选出的“完美破局者”。】
林默拿起纸条,脑海里的系统提示音再次响起:
【是否进入“剧本工厂”维度?】
【选择1:进入,成为剧本编辑者,掌控部分轮回规则,但需永远留在维度中,为其他玩家编写剧本;】
【选择2:拒绝,回归现实世界,但将失去“剧本编辑权”,未来仍可能被随机卷入其他剧本;】
【选择3:保留编辑权,不进入剧本工厂,成为“自由破局者”,在各个剧本中游走,破解他人编写的剧本。】
这是一个新的选择,但林默没有丝毫犹豫。他经历了无数认知囚笼和逻辑悖论,早已明白,真正的自由不是掌控规则,也不是逃离规则,而是在规则中保持自我,在剧本中保持清醒。
他握紧纸条,心中默念:“我选第三。”
房间的晃动停止,地面闭合,古宅的景象开始扭曲、消散。当林默再次睁开眼睛时,他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室,北魏石佛头像静静地放在桌面上,裂痕里的暗红色粉末已经消失,怨灵核心符文印记也恢复了平静。
桌面上,多了一支银色的笔——剧本编辑权的具象化。林默拿起笔,在一张白纸上轻轻一画,纸上立刻浮现出一行字:“剧本是他人的规则,而你是自己的主角。”
他笑了笑,将笔放在书架上,与青铜镜、银簪等古董放在一起。他知道,未来还会有无数轮回剧本等着他,还会有更复杂的逻辑陷阱和认知博弈,但这一次,他不再是被动的玩家,而是手握“编辑权”的破局者。
工作室的阳光依旧温暖,林默重新拿起刻刀,继续修复石佛头像。裂痕依然存在,但他不再试图完美修复,也不再刻意保留,只是让它自然呈现岁月的痕迹——就像他自己,经历了无数剧本和囚笼,却依然保持着清醒的自我。
轮回世界的剧本,才刚刚开始。而这一次,他将用自己的智慧,改写所有预设的结局。
大要来了,准备好了吗?上床躺好好开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