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文学
一个精彩的小说推荐网站

十二年,别长安小说阅读,十二年,别长安完整版

作者是宋锦书的热门新书十二年,别长安火爆上线,是一本虐恋情深类型的小说,主角是宋锦书。主要讲述了:说来惭愧,我虽然有着“小医仙”之称,却时常偷懒躲锅,有时穷得厉害了还能去接接官府的活儿,大多都是给穷凶极恶的犯人画画像,生活所迫,熟能生巧,次数多了我的画技便精湛起来,却只精通画人。一个时辰过去了,我…

十二年,别长安小说阅读,十二年,别长安完整版

《十二年,别长安》第26章精彩试读

说来惭愧,我虽然有着“小医仙”之称,却时常偷懒躲锅,有时穷得厉害了还能去接接官府的活儿,大多都是给穷凶极恶的犯人画画像,生活所迫,熟能生巧,次数多了我的画技便精湛起来,却只精通画人。

一个时辰过去了,我抬袖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其实也不是很累,主要还是被身后的今上暗沉的目光吓出来的,实在是很考验我的胆子。画已作完,我便停了笔,心里松了口气。

画上的女子亭亭玉立,眉眼婉转清澈,如玉凝脂的容颜,一身天青色长裙轻盈似仙,胜似幽兰。她正遥望着远处,眸子深处似有幽怨哀愁,眉目流转间,皆是黯然神伤。

今上接过我呈过去的画卷,那一瞬间我竟看见他几近动容,那般不可一世不可违背的今上,双手微微颤抖,居然仅仅是见到了画卷便是红了眼眶。

我心里震惊,亦不敢再看。我低着头不知该不该说话,今上没有挥退我,我不敢主动退下,直觉告诉我沉默是金,于是我便退到一边,不敢言语。

紧接着我就听见了今上几近哽咽的放声大笑,笑得肆无忌惮,笑得咳嗽起来。似乎是身边的李公公帮他顺了气,他才缓缓平复起来,却依旧笑着:“你看,李林你看啊,她去江南时带走了所有的画卷……不愿给我念想,却还是让我找到了……她与我怄气,我还是赢了……”

……

我出宫的那一日是李公公来送我,长长的朱红色瓦墙,一眼望不到尽头。

我笑着与他打趣:“我还以为我知道了那么多皇宫辛密,是走不出宫门半步的。”

“宋姑娘多虑了,”李公公也是笑起来,“宋姑娘那么聪明的女子,应也是猜得差不多了,却不问不言,倒是活得通透。”

“过奖过奖。”我谦虚微笑。苟活着还是有许多好处的,何必为了好奇心搭上下半辈子。

我与李公公缓步行走在长长的公道上,今日的日头不好,没有阳光有些阴冷。李公公笑着,我也笑着,听他为我讲了一个哀伤忧愁的故事。

故事有关今上做太子时的往事,李公公却丝毫不避讳,我也没有打断,静静地听着。前段故事民间流传甚广,我也听了不下百遍,好在李公公也并未多说,轻描淡写略过去了。

真正令我目瞪口呆的是后半段故事。

原来当年太子妃沈氏母家父亲兄长中饱私囊之事是遭人诬陷,目标直指太子殿下,当时宣德帝多疑,为了让太子殿下脱身,沈家父子一众揽过过错,被处斩刑。

而当年所谓的太子“大义灭亲”是因为沈氏父子苦苦哀求,只为能够打消宣德帝的疑心,由此护住当时的太子妃沈长安。所谓的太子收集证据,只不过是有人蓄意推他一把,自断其臂。

沈家父子死后太子妃开始郁郁寡欢,那侧妃叶白衣更是蓄意引导太子妃误会今上的所作所为,太子妃悲痛欲绝,更是心如死灰,于次年提出去江南修养。

今上当时为保太子妃安危,不得已纳了叶白衣为侧妃,由此转移朝中视野,想着放太子妃去江南避祸也是好的,却不想这一去便是天人永隔。

太子妃不能言语,更是与太子误会重重,病情越发严重,侧妃叶白衣因为很得太子器重,手中有权,刻意隔绝了江南到京城的消息渠道,以至于太子妃死后太子才知她已经如此绝望。

太子妃于到江南的次年拔剑自刎。我遇见太子妃的那一日,便是她死前的最后一面。

我想起那又瞎又哑的女子,她应便是叶白衣,当时觉得她可怜,如今却是毛骨悚然。可见侧妃叶白衣的结局也不比太子妃好多少。

太子殿下因为太子妃的死也是悲痛欲绝,前几年却还是装作毫不在意,当太子妃只是与他怄气,总会回来的。直到今年才熬不住,病倒了,也终于接受了太子妃逝世的事实。

我听完唏嘘不已,忽觉心凉得厉害。

过了一会儿,我才迟缓道:“公公为何告诉我这些,我莫约是要死了?”

李公公微微笑起来,却是摇了摇头,回头看了一眼那长长的宫道,目光浑浊道:“莫约是我一个人陪着今上太久了,懂他悲苦无处诉说,人老了以后我便承受不住,忍不住找你诉说了。”

“天色晚了,”他背着我道,“宋姑娘若是不快些,就赶不上宫门开着的时间了。”

我微微一怔,很快对他行了一礼离去。

我走出宫门时,天色渐晚。

回头看了一眼朱红色的宫门,使我无端想起长歌桥上风华绝代的女子,一时之间竟湿润了眼眶。

也不知她在阴间,是否也听见了。

听见她与她的七哥哥,从未远离过。

(全书完)

小说《十二年,别长安》试读结束!

继续阅读

评论 抢沙发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