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十二年,别长安》是一本十分好看的虐恋情深文,这本小说的作者是宋锦书,主角是宋锦书。主要讲述了:再说哑,那女子的脖颈上有一条长长的疤痕,触目惊心,仿佛是被人亲手用利剑划上去的。下手的人似乎是想要她的命的,却不知为何最后关头改了主意剑锋偏转,要了她半条命以及永不能言语。这分明是想留着她,日日夜夜折…
《十二年,别长安》第25章精彩试读
再说哑,那女子的脖颈上有一条长长的疤痕,触目惊心,仿佛是被人亲手用利剑划上去的。下手的人似乎是想要她的命的,却不知为何最后关头改了主意剑锋偏转,要了她半条命以及永不能言语。
这分明是想留着她,日日夜夜折磨她,给她疼痛要她生不如死,濒死时又叫来我给她保命,气色好些便又开始受折磨。
我给她草草处理伤口让她不至于死去的时候,她疼到整个人紧缩,她便经常用那沾满鲜血的手指在地面上刻字。有时候我凑过去看,便见她写的大多是“她该死”“死得好”……等等一类。
这得是要有多大的仇恨才会如此偏执?我顿时觉得毛骨悚然,这被困在深宫之中的女子倒也不是如世人传言般幸运。我去为她诊病的最后一日,恰好她写完一句话,便沉沉昏睡过去。
“殿下,我是白衣。”
我隐约记得当年今上为太子时的侧妃便是这个名字,不过我向来记性不好,记错了也犹未可知,便不再纠结了。前头便说过我是个惜命的人,深谙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的道理。
那日我提心吊胆地回到朝阳殿为今上诊病,恰好李公公也在,朝阳殿里空荡荡的,只有我和他两个人以及昏睡在榻上的今上。我小心翼翼为今上诊了脉,感觉到他的身体已经在渐渐好转,松了一口气,想来我留在宫里的时间也不会长了。
正待我收拾药箱准备退下时,眼睛的余光瞟到今上塌前的书桌,楠木的书桌,一看就知道贵得咋舌。书桌上有一副画,说是画像也算不上,因为实在是残破得太厉害了,像是被火烧着了,半边都没有了,只能勉强看见画上的是个女子,还穿着天青色的流苏长裙,身形窈窕美婉,若不是上半画卷被毁坏掉了,只怕是位足以艳绝四方的美人。
我看着看着便觉得那女子的身形有些熟悉,还有那天青色的裙摆,我似乎在哪里见到过。我常居住在江南,江南风景好,美人更是多,我见过的美人也不在少数,这女子却让我觉得熟悉显然是极其惊艳的。
“你见过她?”正在我折服在我该死的破记忆力时,今上的声音忽然想起,我吓了一跳,下意识一哆嗦便看见今上不知何时已经醒了过来,正在李公公的搀扶下看着我,眼底晦暗。
我心里默默骂了句脏话,光火雷电间忽然记起来我是在哪里见过那女子,便回道:“草民常居江南,曾在江南有名的长歌桥上瞧过她一眼。”
是了。在宣德二十六年我住在江南,那日我为了生计在病人之间奔波时,路过长歌桥,曾有幸见过那女子一面,当时惊鸿一瞥,我便忙着看病走开了。
今上听了我的回答,神情一阵恍惚不定,似有些欣喜更多的是悲凉,他顾不得我与李公公还在场,便喃喃自语:“长安,孤便知你放不下,你果然去了那处……”
我与李公公面面相觑,皆是不敢言半句。我正琢磨着这女子的身份,今上常唤她“长安”,我心口一跳,这不是与那位早逝的太子妃同名吗,我竟才反应过来。
今上回过神来,问我:“可会作画?”
我点头答道:“会。”
他便让人拿来笔墨纸砚,让我画出那日我见过的女子。我心里已然猜到那女子的身份,心里奇怪,却不敢多言,接过笔墨,墨染宣纸,便是洋洋洒洒地作画。
小说《十二年,别长安》试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