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别长安》这本小说刚刚上线就备受读者的喜欢,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宋锦书之间的故事,小说的创作者是“宋锦书”大大。主要讲述了:好一个迫不得已啊。长安不知那里来的力气,终于张开了眼睛,她强撑着病弱的身子,起了身,一抬眸,刚好撞进他带着几分冷漠凉薄的人眼里,一时之间眼泪就顺着眼角这样流了下来。她伸出瘦得见骨的双手,紧紧抓住他的衣…
《十二年,别长安》第18章精彩试读
好一个迫不得已啊。
长安不知那里来的力气,终于张开了眼睛,她强撑着病弱的身子,起了身,一抬眸,刚好撞进他带着几分冷漠凉薄的人眼里,一时之间眼泪就顺着眼角这样流了下来。
她伸出瘦得见骨的双手,紧紧抓住他的衣袖,秋水剪瞳般的眸子里满是幽怨哀愁。长安流着泪,张了张口,想大声问问他,为何对她沈氏如此绝情,兄长父亲那般的人,他又怎么可以如此下手?
可是她不能,有口难言,她不过是个哑巴罢了。七哥哥见她忽然起身,蹙了蹙眉,却是伸手要搂住她瘦弱的身子。长安猛然一个激灵,待反应回来时,却已经是快速避开了他的搀扶。
他怔怔了一会儿,才忽然起身,周身都是冷漠如斯的气质,长安忽然觉得自己离他好远好远,他却淡淡道:“长安,你如今不仅仅是沈氏长安,更是这东宫的太子妃,你既嫁了孤便不再是沈家的人,你父兄之事孤愧对你,却并未觉得孤的决定是错的。”
“你如今已经不再是孩子了,有些道理,是该懂的。”
看着他冰凉的目光,长安忽然觉得心凉,她松开了拉住他衣袖的手,竟觉得周身冷得厉害,身子也颤抖得厉害。她咬紧牙关,几乎耗尽了所有的力气,抓过床头的青瓷花瓶,朝他狠狠丢去,瓷片碎落的声音响起,长安便决然闭上了眼睛,苍白的唇无声言语。
长安知道,他看得懂。
她说,你滚,今后我再也不想见到你。
第17章:长安雪落杯中酒
长安病着的第三日,七哥哥那边遣人送过来一封信笺。至于为何不是他亲自来送,长安想着莫约那日她的行为真的伤到他了,难过之余又觉得畅快。她总觉得因为太子妃这个身份,她已经许久没有这样畅快过了。
她在病中挣扎着起了身,在丫鬟的搀扶下,拆了信封,信封上是兄长熟悉的字迹,信笺寥寥几句话语,却是字字泣血。
“吾妹长安亲启:
见字如晤。
兄已无力护你一世安乐,终是食言了.
也不知我家长安,是否怨兄长。
唯一有憾,
兄长都还未曾再带长安去一次城楼,
犹记得长安年幼时,最爱城楼边红灯笼。
若有来世,愿你我生在平常人家,
兄长再带你去城楼边,赏灯笼.
也不知来世是否有火红灯笼。
若无的话,兄长便为你做一千盏红灯笼,
夏也赏,冬也赏。
年年岁岁长久安乐。”
落笔潦草,匆匆而搁。
长安怔怔盯着信笺上短短的一行字,一字一句,费力地解读着,直到水雾朦胧了双眼,却依旧倔强地盯着。
她觉得脑子一瞬间乱得厉害,明明这信笺上的每一个字,兄长在幼时都耐心教过她,她明明都是认得的,却为何连在一起,连成一句话,她就看不懂了呢。
怎会看不懂了呢。
她明明都认得的啊。
长安犹记得,兄长向来是一个极为注重细节的人。
年幼时兄长陪她练字,笔下的字都是端正儒雅,即使她再怎么在兄长旁边捣乱,乱他心神,兄长也总是能一丝不苟地写出一排整整齐齐的字。
而现在长安拿在手上的信笺,纸上凌乱不堪仓促而落笔,字迹寥寥,却是长安熟悉的韵脚。那样一丝不苟端正的兄长,该是在如何恶劣的情况下,该在受了多少严刑拷打之下,满身伤痕,才会写出这样凌乱不堪的字迹?
小说《十二年,别长安》试读结束!